红楼梦:黛玉不死,宝钗嫁不进荣国府,王熙凤早用13个字说破了
《红楼梦》里最重要的两个女性人物,林黛玉和薛宝钗,前者给人以弱者的感觉,尤其是对于和宝玉的姻缘,以小说主题解读,是为世所不容的,情绪上绝望和对其前途的渺茫感,是宝黛爱情过程中情绪之所以低落的根源。 宝钗却不同,她颈上所带之金锁,几乎可以视为强势者的象征。明晃晃地昭示众人,金玉一对儿,不容辩驳。
(资料图)
三个人真实的情绪里,林黛玉也是最没有安全感的,这个不安全感就来自薛宝钗,所以她动不动使性子或者折磨一下宝玉,目的只有一个,从宝玉或者相关者那里得到一点儿安全感的确认。宝玉也是经常没有安全感的,每次的深入思考,他都会得出消极和悲观的结论,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生态度也说明了一切。三人中宝钗是最被边缘化的一个,可宝钗在面对这个问题时,从来就是大度的,哪怕是装出来的大度,这个态度其实有一种笃定和非我莫属的感觉,就很说明问题了。
但是,若是穿越到《红楼梦》的时代,进入荣国府,在现实的场景里,或者说是在客观的环境里。如果林黛玉没有早早地泪尽而逝,薛宝钗根本是没有任何希望嫁给宝玉的,贾薛联姻完全不成立。证据其实很多,比如在第55回,王熙凤就非常明确地将这个问题说破了。
王熙凤为贾府的经济前途担忧,和平儿两个分析接下来几年时间必须要花费的大宗支出,其实就是几位公子的娶亲和为几位小姐筹备嫁妆的事宜,还有就是老太太的身后事。几位公子小姐每人大约需要预算一万两银子,贾母所有的东西都是齐备的,最多花费三五千两银子。奇怪的是王熙凤没有将贾宝玉和林黛玉算进去,王熙凤的原话是这么说的:“宝玉和林妹妹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体己拿出来。”
这完全是视宝钗为空气的节奏啊,为争夺宝玉的婚配权力,王夫人和贾母两个人明争暗斗,王熙凤怎么就这么笃定林黛玉不会失败呢?而且平儿显然认同凤姐的判断,因此,王熙凤这个话根本就不是猜测,她得到的是准确的答案,这个问题可以看作是荣国府的共识,也许王夫人对此不满意,有意见,但是有贾母在,她说了不算,甚至,可能贾政在这个问题上和母亲的意见是一致的,那王夫人就更没有说话的份儿了。
这是凤姐和平儿的一次私下讨论,其实王熙凤经常公开拿宝玉黛玉两个人的姻缘调侃,比如35回凤姐就当着大家伙说黛玉:“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还拉过宝玉来指着他问着黛玉:“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那一点还玷污了谁呢?”
王熙凤之所以敢公开这么说,那一定是确定了不会有任何的差池的,否则就算是宝玉一个男孩子关系不大,林黛玉可是闺阁小姐,没出阁却被表嫂子这么拿自己的婚姻开玩笑,这是很忌讳的。万一和宝玉不成,林姑娘的体面名誉还要不要?所以,这不是个能开玩笑的问题,除非已经很确定了。而且,王熙凤公开说出的“门第和根基”,说实话,薛家在这些方面和贾府是有很大距离的。王熙凤的这句话,也可以看做是薛宝钗和林黛玉竞争,在身份上,她要弱的多。
不光是王熙凤,宝黛婚事早就是荣国府上下的共识,就连进不得二门的小厮都知道,《红楼梦》66回,贾琏的贴身小厮兴儿给尤氏姐妹介绍荣国府里的人物儿,说到要将尤三姐配给宝玉的话,兴儿说:“若论摸样儿行事为人,倒是一对好的。只是他(宝玉)已有了(将来结婚的对象),只未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在五不准的了。”
连兴儿都能这么分析,可见关于宝玉的婚事,荣国府上下,早已达成了共识,人人心照不宣罢了。
在这样强大的既有定式下,薛家的金玉良缘之说很难为众人所认同,基本上除了个别人,也没有什么市场。可惜绛珠仙子(黛玉)下凡只为还泪,并不为姻缘之事,还泪结束,她也要重返太虚幻境了。没有了林黛玉,才有薛宝钗的替补上位。就读《红楼梦》故事情节而言,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不可辩驳的事实。
我是屏山,欢迎点评、关注。为您研读《红楼梦》里的真故事。
参考原著:甲戌、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20回《红楼梦》
图片来源:清 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观点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