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一半付出,一半接纳-焦点快播
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一半付出,一半接纳
#好内容我来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者:洞见·安娜贝苏
一个有温度的家庭里,没有拧巴与委屈。
前两天,在热搜上看到一件事情。
孩子用自己的压岁钱,给妈妈买了一个新手机。
可当他满心欢喜掏出来送给妈妈时,妈妈却以“浪费钱”为由,把孩子痛骂了一顿。
男孩不断解释,“也不贵”、“就是我的一份心意”,声音却被妈妈的怒骂压得一点点小了下去。
最终,这次惊喜,以妈妈去店里退掉手机结束。
有网友说,给妈妈买新手机这件事他一定期待了很久吧,男孩该多伤心啊;
也有人说,这个妈妈以后再也不会收到孩子用心的礼物了;
还有人感叹:代入感太强,这就是中国式父母……
这件事情,看似是一个“我给妈妈送礼物她却大骂我一顿”这种小事,但背后却隐藏着中国家庭的一个普遍问题:
我们中的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没学会如何对待被爱这件事。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家庭关系里,爱需要给予,更需要接受。
当你试着打开爱的接收器,才能获得舒适的家庭关系。
01
接纳父母的给予,是最好的孝顺。曾在知乎看过一个问题:有哪些瞬间,让你重新认识了“孝顺”这件事?
博主 @南希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今年春节从老家回程时,父母照旧为他准备了许多特产。
肉、米、油,各种自家的蔬菜,在院子里堆成了山。
妈妈忙着往车里搬时,他不停地絮叨:
“妈,肉不用这么多,我吃不了多少,放着会坏的;这些米啊油的,就不带了,超市哪里不能买到……”
妈妈的动作慢了几分。
见他还在继续说,妈妈干脆把东西一扔,一声不响回屋了。
就在他看着院子里的东西左右为难时,父亲的一句话,给了他深深的触动:
“孩子,你看你现在出息了,父母老了,不中啥用了,这些小东西,也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他心中一惊。
这些年,他的确给家里添置了许多东西,每到过节都会给父母零花钱。
却没想到,这些给予,却令父母愧疚。
父母觉得自己老了,不中用了,净给孩子添负担了。
曾经天不怕地不怕的父母,唯独怕自己的孩子不再需要自己。
想起网上有位教授,他在母亲80多岁高龄时,依旧会让母亲洗碗。
旁人不解,他却说:“我让她洗碗的目的不是让她干活,只是要让她觉得我很需要她,那样她一整天就会过得充实。”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孝顺?
大概就是即便你长大了,独立了,也要让经常父母感觉到,你仍然需要他们。接受父母的给予,让他们延续“爱你”这件事,才是对父母最好的孝顺。
02
接纳伴侣的付出,是最深的亲密。有位心理学家曾说:“感情像跷跷板,需要平衡。”
亲密关系里,如果总在一味付出,难免会委屈,心里的怨气多了,婚姻危机也就跟着来了。
看过一档婚姻情感节目。
妻子吵着要离婚,说自己在家任劳任怨,丈夫却对自己漠不关心。
丈夫也为自己叫屈,说自己每次想关心妻子,都以一句“不需要”去挡了回去:
他想做饭,妻子嫌他把厨房弄得乱糟糟的;
他带孩子,妻子又觉得他的教育方式不对。
他情人节买花被说浪费,平时准备的小惊喜被看做“无聊”。
久而久之,丈夫也心灰意冷。
情感专家说:“丈夫懂得主动关心妻子,但在妻子这里,接收爱的信号被掐断了,因此你们的沟通出现了阻碍。”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 被爱无能,即从来都是习惯付出,却没有能力去接住别人的爱。
就像节目中这位妻子,她总以不断付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因而推开了丈夫想要伸出的双手。
幸福的婚姻,从来不靠单方面“牺牲”来维系。
敞开心扉,坦然接纳被爱,才能让感情温暖绵长。
最近读《平美如棠》,被两人平淡光阴中的柔情与爱意深深打动。
在平如眼里,爱美棠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对于丈夫的爱,美棠则选择全盘接收。
年轻时他们分隔两地,平如寄来的信件,美棠都会悉心收藏。
老年时他们朝夕相伴,两人去买菜时平如从不让美棠提重物,美棠也乐得清闲,两手空空笑嘻嘻地跟在丈夫身后。
这种“理所当然”的接受,让两人携手走过几十年,缔造了一段浪漫的爱情神话。
心理学家马丁·赛力格曼曾说:
与爱一样,被爱同样是一种能力,但我们常常只关注了前者而忽略后者。
承认自己的需求,全心全意感受被爱,你在这段关系里才是舒展的,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全感。
03
接纳孩子的爱,是最好的成全。黄执中曾在《奇葩说》中,讲了一个妈妈爱吃鱼头的故事。
大意是说,有位妈妈吃了一辈子的鱼头,孩子每每让她吃鱼肉,妈妈都会说自己不爱吃。
但她却在临终前告诉孩子,其实自己不喜欢吃鱼头,只是想把鱼肉都留给孩子。
这位妈妈,自己委屈了一辈子,也让孩子余生都在愧疚中度过。
黄执中说,其实这个故事应该还有另一个版本:
孩子邀请妈妈吃鱼肉时,妈妈欣然接受,然后告诉孩子,妈妈也喜欢吃鱼肉,我们一起分享好不好?
当了父母后,我们好像忘记了被爱这件事。
我们总觉得,爱孩子就是要不停地给予,但学会接纳,在亲子关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就像那个趁着假期帮父母卖菜的9岁男孩。
当他主动提出想要帮助父母时,父母也乐意接受孩子的好意。
假期里,孩子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帮父母干活,跟着父母奔波,但你从他亮晶晶的眼神里,能看出他内心的充实与满足。
就像那个考上北大后,因为一句“终于有时间帮妈妈干活”而走红网络的钟朋辰。
当他主动给妈妈送饭、替妈妈打扫时,妈妈并没有以“学习好就行”为由,拒绝他的帮助与照顾。
孩子在风吹日晒中,看见了父母的汗水与操劳,因而懂得了责任与担当。
作家毕淑敏曾说:
“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这并非是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
父母大都习惯了为孩子付出。
但接纳孩子的爱,也是我们需要练习的功课。
从今天起,希望你能在孩子向你表达关心和提供帮助时,大方地接受,真诚地表达自己的喜悦、欣慰和对他的赞赏。
适当“自私”,坦然接受孩子对我们的付出。
如此,你与孩子才能建立深层次的连接,也能让孩子学会温柔地对待世界。
▽
作家林语堂说:家庭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不设防的地方。
一个有温度的家庭里,没有拧巴与委屈。
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全心全意去爱,也能大大方方接纳被爱。
家人彼此坦诚相待、相处舒服,让爱良性循环。
点个 赞吧 , 从此营造一个温暖舒适的家庭氛围。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