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球精选!网络上最值得拥有的电影课来了!

来源:文慧园路三号 2023-02-27 10:59:06

在让人阴郁的灰色西湖旁,我总算目睹了这场对话:阔别四年馀,肥师总算再见到Sama师兄,Sama师兄第一次来到杭州(似乎也是他第一次踏上大陆),我尽地主之谊,给他们各买了一份葱包烩;Sama师兄并没料到我的在场,于是他从要给肥师的微热山丘土凤梨酥礼盒中,拿出了一个给我,当作回礼,肥师并不介意。

师徒两一见如故(这个成语貌似用得不太合适……)像是从来没有分开过,他们的家常寒暄维持很久,还涉及到各个我(当然)不认识的人,作为一个不算尽责的记录者,我省略了那些对我(还有我预设读者们也)不会感兴趣的话题,也由于没有先见之明打开录音机录下他们的对话,当后来师父问我能否将这次的对谈精彩的部分整理出来时,我哑口无言,只能凭记忆用我自己的话摘录肥师与Sama师兄对话中一些精彩的片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事实上,我最感兴趣的是他们针对《巴比伦》的对谈,再顺带帮师父记下他们关于师父新网课的谈话。先记一下关于《巴比伦》的部分。师徒两人首先讨论肥师称之为(喔他说不是他命名的)“秘辛电影”(也就是关于拍电影的电影,讲述拍摄幕后情况的电影)的本体论――实际上就是讲这类影片最重要的核心。说是可分成两个倾向。

其一是拍片现场的种种意外情况。按肥师的说法,“观众总是看到G的材料而看不到NG的素材及其生成的过程”,所以这是秘辛电影(以学术用语来说,即“后设电影”)的奇观优势。《巴比伦》显然乐此不疲。

Sama师兄马上想到《开麦拉狂想曲》,一部小成本的后设电影,讲述的也是一个独立剧组拍片时遇到的各种灾难。Sama师兄还说《开麦拉狂想曲》像是低配独立版的《八部半》,但被肥师否定,等一下再补充这点。

为了找出“哔”声的来源,导演在现场发飙了。(《开麦拉狂想曲》)

肥师因为Sama师兄提到一般人说《巴比伦》向《雨中曲》致敬,而评论说《巴比伦》的故事跨度与故事时间选得很好,早是从全然的风格化转向默片式现实主义的节点,这让一秒能哭的女主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二是默片转声片时遇到的材料考验。两次都是电影拍摄手段转向的重要时刻,所以更容易处理手忙脚乱的差错。但是关于“致敬”《雨中曲》,肥师另有意见,下面再说。

谈到这个戏剧张力核心,刚好连接起师徒两对话的开始,Sama师兄提及师父在看完《巴比伦》之后在微博写的一句话,说“假如戈达尔有机会看到《巴比伦》,是不是对特吕弗就不那么严苛了?”师兄表示也是因为师父的这句话才让他思考秘辛电影的本体是什么。师父解释这便是秘辛电影的第二种主要面向:创作的心路。

硬要说,师父觉得戈达尔心中对于拍片的概念,应该是将拍片看成创作,而既然是创作,则应该更重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遭遇的困境,情感上的或创造上的。所以戈达尔的《蔑视》就不把拍片遇到的问题当作主要的拍摄对象。但没有谁对谁错,特吕弗恰是因为太喜欢电影而不是无差别(师父可能更倾向用“普识性”)的“创作”概念。这也是为何《日以作夜》最好看的戏,是像女演员在片厂中的出糗(这是我自己觉得的)。

始终记不住台词与走位而泪崩的女演员(《日以作夜》)

因此师父觉得这根本是两人对于拍片这个概念不同理解造成的差异。无独有偶,在《蔑视》拍出来的1963年,费里尼也推出了经典中的经典《八部半》,肥师指出《八部半》也没看到拍摄现场的“意外”,更多是外围的,处理导演圭多的困境,或者直接让我们看到试镜的素材,那座未完成的发射塔是一个象征,对圭多这不成形的影片的整体象征。

师兄此时举一反三,认为戈达尔是否可能受到《八部半》启发。证据是,《蔑视》中的编剧保罗也有跟《八部半》圭多一样,披著浴袍戴著帽子的造型。那时我在现场查了一下,《八部半》是1963年初上映,《蔑视》则是同年10月上映。师父说按戈达尔拍片的速度,确实可能受到影响。

穿浴袍的编剧(《蔑视》,左)与导演(《八部半》,右)

就在这时,师徒两开始各种天马行空的联想。比如《蔑视》中有一个镜头是一行人在戏院外头讲话,看起来很像同一年雷乃的《莫里埃尔》的一个镜头,雷乃是让人物在餐厅外头,大家吃完饭要离开之前的闲聊,餐厅门口还有一个希区柯克穿厨师服的人形立牌,人物的谈话内容则跟鸟有关,像是雷乃向希区柯克致敬。一查,也不是不可能,《鸟》是当年3月上映,而《莫里埃尔》则是8月上映。戈达尔难道能提前预知《莫里埃尔》中有这样类似的镜头吗?肥师说不无可能啊,雷乃再怎么说也是曾经数度造访《电影手册》办公室的人,他跟《手册》的作者们应该都不陌生,合理推敲,雷乃拍片的一些情况,戈达尔很可能早就知道。

在电影院前的人(《蔑视》,左)与在餐厅前的人(《莫里埃尔》,右)

师兄这时还附会说戈达尔把场景从餐厅改成戏院是不是也在呼应《广岛之恋》,我问为何,师兄说《广岛之恋》后面有一段女主漫步广岛街道的戏,就清楚拍出电影院,肥师貌似说过电影院或能看成是“重建”的某种外化的视觉符号,这也是为何《偷自行车的人》要安排里奇去贴电影海报。

漫步(在电影院前)的女人(《广岛之恋》)

不过肥师倒是反驳了师兄的猜想,肥师说毕竟是讲拍电影的人,他们在戏院门口(我怀疑应该是片厂吧?)对话不是再正常不过的嘛?不管真相如何,我觉得一部片致敬另一部,而这另一部又致敬另一部,就像螳螂捕蝉一样……

不过,关于《巴比伦》的最后这段讨论对我来说启发最大,虽然前面关于拍片的两层概念同样很受益。补充一句,师父是说,把拍片现场的种种状况当作奇观的后设电影像是将创作置放在机遇上,而把构思过程的困境当作对象的后设电影则倾向于把拍摄当作是工艺,一旦最核心的艺术家想清楚了意图,技术人员便能将之实现。所以《蔑视》的素材都是好的,问题只在于制片人与导演之间视野的差异。

大概也是从这里看到戈达尔与特吕弗的差异。在《日以作夜》中,接受采访的制片人表示身为制片人就应该退居幕后;但在《蔑视》中,制片人杰瑞登场时,基本是“踩”著编剧保罗,随后在试片室里,处在画面中心,用他手上正在签的支票来压迫充当人肉桌子的秘书、因为坐著而姿态较低的导演,以及在旁边默不作声的编剧保罗。一个镜头带出拍片的权力关系,可能这才是戈达尔所谓的诚实。

说要退居幕后的制片人(《日以作夜》,左)与高高在上的制片人(《蔑视》,右)

不过师父说致敬也许才是《巴比伦》更大的问题。师父说片中的一场明星合唱〈雨中曲〉的场景也许是要强调出在声片时代的开始,流量明星也得重新洗牌,与此同时,也带出主角曼尼的先见之明。

这时肥师举例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为例,说尽管影片描述主人公透过他的遐想自嗨,在一个个创作枯竭的夜晚,神游到1920年代艺术家扎堆的巴黎,以事后诸葛的姿态给艺术家们下指导棋,表面上也像是艾伦自己对偶像们的致敬,实际上,师父拿其中一段,主人公向当时还没有“出道”的布努埃尔提议可以拍一部讲述一群聚餐的人永远走不出一个房间的影片(指《泯灭天使》),年轻的布努埃尔不解,反覆提问“为何他们不走出去?”肥师表示,如果布努埃尔真会问这样的问题,他也不是布努埃尔了。

从这点来看,虽然我没看过《午夜巴黎》,但肥师的描述听起来应该是挺有趣的,不过师父却说可以看出艾伦把自己放在致敬对象之上。

这就是《巴比伦》的问题。曼尼像是反果为因似的为《雨中曲》淋上养分;但实际上又不断地显露不足。这就是片中另一场戏:即将过气的杰克(皮特)演的声片,他对著女主反覆说著“我爱你”(因为他像是因酗酒而记不住台词,所以干脆就是用这种方式搪塞),大家也知道这是脱自《雨中曲》的名段:由于不适声片记词的繁琐,主角唐向导演请求在他向女主角求爱时,能不能跟过去一样,只讲“我爱你、我爱你”就好。

正因为有拍片现场的这种要求,待到试映当晚成片造成的“笑”果才显得有意义,《巴比伦》仅只是断章重复台词,银幕上的画面是严肃的,亦无拍片时的忘词窘境,就让本该有的喜感尽失――因为杰克的这个段落依然(不明究理地)引起观众大笑(才让他正视自己过气的事实)。

众星唱《雨中曲》(左)与杰克的“我爱你”╳N次(右,《巴比伦》)

师兄于是总结出一个惊人的结论:查泽雷表面上在致敬电影,实际上在致敬自己,那个觉得自己比电影更伟大的查泽雷。

然后我发现整理《巴比伦》占用太多篇幅了。在征得师父的同意后,关于他新的电影网课,只能聊备一格带几句。

这次的网课分成周三课程与周日讲座两部分。以“月”为单位分成八个区块,课程四块、讲座四块。周三的课程分别是三月讲“视听语言”,师父说这里会结合起电影与其他艺术,讨论电影的材料特性;四月讲“叙事研究”,从剧作、人物与台词的面向来分析叙事的组织;五月讲“世界影史”,顾名思义就是讲电影史,师父说这次会更重影史发展各个重要节点及其带来的影响,难怪师父讲《巴比伦》时特别表扬故事时间点的设计;六月则显然是师父的擅场,讲“影评游戏”,毕竟自从讲网课之后,师父忙于备课,基本封笔,他笑说“专业影评人”已成“业馀影评人”了,我说这不利于他宣传网课啊,师父说头衔可以变成“电影教育者”……总之,经历过给数十个纸媒、网媒供稿,累积发表七百馀篇文章计超过250万字的师父,写作可说是在这样的锤炼下磨出来的,由师父来讲影评的技巧实在太适合不过,尽管师父强调六月的影评游戏更重分析方法的教授与操作。

与此同时,周日的讲座各自独立,但是却又像是对周三的课程做出遥远的呼应,说是进阶也无妨。师父说周日讲座的主题都已经标示出来了,大家可以直接参考课程海报。比较值得一提的是,师父这次推出一个特别的“赠品”,但凡周三、周日课全报的学员,就可以得到每隔周五晚上的盲盒直播,从三月十日起算,盲盒直播共有9次!

师父指出,每一次盲盒直播都是该次直播前两周的时间内,看到、听到或读到的各种“新事物”的汇集与分享,所以师父也无法预知到时候会谈什么。“包括但不限于电影”,师父只能透露这么多,喔,还有,师父还强调盲盒直播时,“只讲实话”,这听起来好微妙。总之,我能想像师父把“正课”中放不进来的东西都挪到盲盒直播去吧!总之,课程主视觉、课程内容海报,收费与谘询报名渠道,都可以参考下面。

全文近四千字,感谢大家的阅读,也感谢师父给我这个机会,作为第一次写稿的小白来说,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了……

报名与谘询,请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Sama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