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奖得主李舫作品分享会举行 写作是回溯与发现的过程-世界实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月24日,在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作家、文艺评论家李舫的两部作品《大春秋》《中国十二时辰》的分享会在湖北展馆举办。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白烨,以及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莉作为特邀嘉宾莅临活动现场,与李舫进行对谈,就《大春秋》和《中国十二时辰》的创作特色、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
李舫近年散文创作成果丰硕,风格稳定成熟,是当下散文界的中坚力量。《大春秋》用多首诗词连接起中国历史的士、脉、道,以文学的手法抒写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流,因其思想和艺术的高品质,无可争议地获得了鲁迅文学奖,诚如颁奖词所言,它“穿越古今,气势雄强,以寻根和守望确证中华文化的磅礴力量”。《中国十二时辰》则以脱贫攻坚为主线,将飞驰的中国浓缩在一天的十二个片段中,缕述十二个城市下辖乡县的脱贫故事,描绘美好中国壮丽画卷。这两部作品,虽然主题各异,但都关注现实,将家国情怀倾注笔端,高扬民族在艰难曲折中前行的昂扬信念。
李舫表示,对于一位写作者而言,所有的文字都应该是喷薄而出的,但是这种喷涌而出,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是日积月累的所思所悟自然而然流诸笔端。她说,《大春秋》是阅读之书,她在日常阅读中,会思考理想与信念、人类与世界、文明与传承、时间和空间、历史与文学、经纬与未来这些大问题。而《中国十二时辰》是行走之书,过去几年中国大地上的脱贫攻坚战让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脱贫是人类史上的奇迹,是中国人也是全世界的奇迹,她有幸走过这样的地方、看到这样的奇迹,于是把这样的奇迹记录了下来。
李舫表示,写作就是回溯与发现的过程,同时也是凝视与批判的过程,她说:“中国人有句古话,山积而高,泽积而长,而文字和思想也是一种累积,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也是一种累积,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都是在不断积累……在阅读和行走的过程中,我回溯、发现,凝视、批判,将找寻到的东西以微弱的力量记录下来,这些东西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跃动的生命之火、光亮之火。”
邱华栋认为李舫的散文创作有三大特色,即大气、灵动和整体性。李舫的散文中总是贯穿着一股充盈大气,笔尖回荡着的那股浩然之气,如涓涓细流汇成一股洪流,流向长江,《大春秋》正是这样一部大气的散文集;同时,她的文笔又如初春融化的雪滴般灵动有节奏;最为难得的是,她的散文创作有一种整体的文学观和价值观,《中国十二时辰》就是这样一部具有整体观的作品,作为记者,她用脚丈量过万里江山,在行走的过程中,她选择了历史中的某个时间点作为创作对象,让瞬间变为永恒,让时间的切片变成了历史长河中的精彩一页。
白烨则从文艺与时代精神的角度分析了两部作品,他认为,《大春秋》和《中国十二时辰》都是在写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这些精神在不同人身上体现出来,然后汇聚起来,共同构成了我们的民族传统。比方《大春秋》中写到的文人志士的故事,其实是在写他们的文人铮骨,譬如嵇康、韩愈的奔放、忠诚、耿直、胸怀黎民,这些都表现了他们的家国情怀,其背后彰显着我们的民族精神。白烨还表示,李舫的散文是对时代精神的歌咏,而其语言有着散文诗般的动人意味,灵动而不失华美,这种散文语言风格,使得她的歌咏充满了力量。
同为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得主的张莉从文本细读的视角对李舫的散文进行了评析,她认为,真正优秀的散文是有“情”的写作,李舫在写作过程中把满怀的热情都诠释于她的人物身上。她的散文中很少看到“我”,但是处处又有“我”,即首先有“我”的情感、痕迹和细节,但是同时又忘“我”,这是一种很高的创作境界,因为真正好的散文写作最终要达到“物我两忘”,《大春秋》正体现了这样的特点,我们会被李舫的激情和叙述带走,像被风暴卷走一样。此外,张莉还表示,《大春秋》是中国当代散文写作中的重要收获,也是中国女性散文的代表作,她跳出了女性写作的刻板印象,跳出自己的情感逻辑,看到更高远的世界,将其创作放在更辽阔更开放的空间里,这是她对中国女性写作做出的重要推动,令人钦佩。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