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今热点:推优作品丨陈宏坤:以人文视角诠释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

来源:河南日报 2023-02-24 12:09:48

推优作品丨陈宏坤:以人文视角诠释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

中央电视台在2017年接近尾声的时候,重磅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一夜之间产生刷屏效应,甚至民意评价赢得9.3的豆瓣高分,收视和网络口碑双双获得观众的厚爱。一档一向偏冷的文博节目,何以赢得超越大众化综艺节目的高评价呢。综合形态分析,也不奇怪。《国家宝藏》以正确的价值、流行的形态、热度的角色和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技巧,创造了快速传播开来的文化现象。


【资料图】

价值:让文物活起来

《国家宝藏》是中央电视台联合包括故宫博物院在内的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通过对镇馆级文物的甄选,讲述文物前世今生的故事,探讨文物的价值,展示中华文物宝库的丰富资源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传递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

活着的文物更具有生命价值。和以往文物类节目不同的是,《国家宝藏》更突出“让文物活起来”的传播理念,用现代的审美视角,去梳理、审视、挖掘历史承载物的文化含量和历史价值。比如,用当代人的耳朵去聆听2400年前曾侯乙编钟的音色,用当代人的眼光去欣赏千年前18岁的宫廷画师王希孟的工美佳作。文物是静止了,人们的审美是流动的。只有敞开尘封的文物宝库,让流动的时光去触摸历史的内涵。《国家宝藏》加上了时间的维度,让文物活起来。体现不同时代文物所经历的岁月留痕,洗尽铅华,文物才能保持更丰富的内涵和更高的审美,使文物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敬畏感让文物更具社会价值。《国家宝藏》通过三个方面宣传文物的传承价值:一是历史性,文物所处年代的历史价值。二是工艺性,文物材质制作的过程和工艺价值,比如《千里江山图》所使用颜料的采集和研制,都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三是社会价值,文物自身所负载内容的社会意义和示范价值,比如《千里江山图》所描绘的场景体现天人合一的和谐式思想;比如《云梦睡虎地秦简》所记载的律令法文对当今仍有很高的示范意义。这些文物所体现的思想精髓对中华文脉的延续性都具有很高的传承价值。

权威性让文物更具传承价值。《国家宝藏》之所以备受关注,缘于权威性地将节目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九大国家级博物馆、27件镇馆之宝、9件国之重器、国家级传播平台、现代最流行的电视节目表现手法,处处体现权威性和行业顶级标准。是一件件文物自身的魅力,深深地吸引当代人的注意。这一点和其他优质的电视节目一样,贡献出权威的资源,就能吸引有价值的受众。《中国好声音》《朗读者》皆为此种类型。各种要素都追求权威标准,众多权威指标叠加在一起,就能成就权威而无法超越的行业标准。从价值观角度,所有的权威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体现文物的传承价值,为了让当代受众接受文物的传承价值。这才是权威真正的意义。

年轻化让文物更具时代价值。《国家宝藏》体现出年轻化气质,面对年轻观众,依据年轻人的视角,采用了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表现手段。在展示越王勾践剑的时候,节目采访科技读剑人、80后的文物科研人员江旭东博士,突出年轻化倾向;展示曾侯乙编钟时,介绍了武汉音乐学院青年编钟乐团,都是90后、00后的大学生,他们现场敲出千年绝响。在介绍云梦睡虎地秦简时,3名来自湖北基层的民警,则从古今对比的视角,诠释秦简的当代意义。《国家宝藏》在观众反打镜头中,特别关注年轻观众的反应。比如鼓掌、点头认可、流泪感动等,都毫不吝啬地把镜头对准年轻观众,一方面体现节目的互动,另一方面体现出节目的传承感。

结构:有时间的叙事维度

《国家宝藏》从整体结构上称之为车厢式结构。每期节目有三段“车厢”相连接,每段“车厢”由“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两板块所构成。这种结构既符合电视的线性传播,又带有时间维度的叙事张力,同时更能体现出“让文物活起来”的节目宗旨。

“前世传奇”的唤醒意识。节目通过现代表演的艺术手段,在历史考证的基础上,通过现代人合理想象,演绎文物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事件。故事属于艺术的真实、虚拟的纪实。这种纪实更具有带入感,能快速把现代人带入历史的长河之中。对于观众来说具有鲜明的唤醒意识,唤醒人们一眼看穿千年,一悟识破人间万象。

“今生故事”的现代意义。节目通过“今生故事”,展示当代人对文物的保护、研究、解读、复制、还原等故事。这属于生活的真实,新闻的纪实。比如介绍一位在故宫工作38年的石鼓守护人,一家连续五代人都在故宫供职,是名副其实的“故宫世家”。活着的故事,和文物一样传奇。也体现出文物的现代意义。比如中央美院的冯海涛研究《千里江山图》卷的青绿之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制作技艺”的唯一传人仇庆年立体解读矿物颜料让颜色“千年不腐”的秘诀,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研究文物和破解文物的科技密码,本身就是一种传承和进步。

形态:用流行的语言

“让文物活起来”,要体现节目形态之活。《国家宝藏》节目的终极目标是在故宫建院600年之际,举行一次中华文化的盛大特展,九大国家博物馆,分别从自家上万件馆藏文物中,遴选3件镇馆之宝,交与公众甄选出9件大国重器,构成最能体现和代表国家精神、民族血脉、文化基因的历史符号。

鉴物的选秀。《国家宝藏》采取当前最流行的“选秀”节目形态。只不过区别在于,唱歌跳舞演戏相亲等,都是选人之秀,文博节目是选物之秀。鉴物的选秀,更具有广泛性、潜在性和表现价值。文物身上所负载的信息含量,是多元的、多层的、多维的,去陈甄微、大浪淘沙的过程就是传播价值甄选的过程。选择的精准性就在于对观众喜好的准确把握。在介绍《千里江山图》时,节目选择讲述宋徽宗“培养”王希孟的故事,更能吸引现代年轻人的兴趣。

明星的探访。谁来唤醒陈列的文物,节目选择明星作为守护人。明星的关注度更高,更能体现代言意识。明星的形象感和使命感更具有示范价值。比如著名主持人撒贝宁,作为湖北人,学习法律,又从事主持人行业,代言云梦睡虎地秦简,从知名度、地缘关系和职业亲近关系,与文物自身气质都比较契合。王刚作为著名影视演员、主持人和古董收藏家,在他走进曾侯乙编钟陈列室,近距离观察编钟时,鞠躬致敬,体现出对文物的敬畏感。明星的身先示范更具有教育意义。

“围炉”谈话。九大博物馆馆长齐聚,“围炉”谈话文物的价值,更具有权威性。首先,九大馆长具有代表性,代表中国博物馆基本面。其次,九大馆长具有话语权,他们对文物的鉴定发声,具有标志性意义。再次,九大馆长的评价,具有公正性。并不是以往的自说自话,而是相互评价,联合评价,多重发声,更能体现出文物所体现出的公认价值。

守护誓言。节目打出文博看门人、文物守护人的概念,开宗明义,突出文物的保护和传承使命。节目通过一些电视手段,把文物的守护以及宣读守护誓言,做足仪式感,凸显出庄重、正式的承诺色彩,让公众见证承诺,让时代见证承诺,体现出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技巧:年轻现代即审美

《国家宝藏》通过现代流行的节目元素,做足文博内核、做活内容技巧,把真正文博节目,做成大众流行的综艺节目。

讲好文博故事。故事是三大(资讯、观点、故事)表达形态之一,《国家宝藏》重在讲好文物的前世故事和今生故事,这些故事有真实的,也有演绎的。有演员出演的大故事,也有主持人讲述的微故事。故事交织出节目丰富的信息含量,故事也制造出文物重重的神秘感。

借势造势的明星化。明星的介入增强文博的综艺感,这种介入也不是停留在表层,而是植入式的。明星从形式到内容,深深地根植在节目精神气质里面。出场演员带着明星光坏,带着对文博的敬畏,走进博物馆探访文物的神秘色彩,走出博物馆带来文化传承的使命。就连九大看门人也都自带粉丝。他们自身也文博界的明星,甚至是文化界的明星,比如故宫看门人单霁翔。国宝级文物交到他们手中看护,令国人放心,令世人放心。

众筹的悬念感。九大文博馆,三件馆藏文物,二十七件重器,哪些能够脱颖而出,最终的决定权交给广大网民。这是一次民意的众筹,这也是对民众文博知识和文博审美的大考问,考问的质量在于对文物传承使命是否值得托付。我们这代人能够承担起对中华文化传承的延续,这是一项使命,也是一种责任。

时尚的舞美包装。《国家宝藏》通过舞美、音乐、舞台造型等现代化电视手段,突出节目的时代感和时尚感。360度的视觉冲击,突出文博的位置,而不是突出观众;现代音乐的节奏,有一种催人奋进的使命感;灯光营造出来的舞台造型,干净而富有层次;镜头画面干净,又富有时尚感。尤其观众反打镜头注意到年轻、喜感和正能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宝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