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和思考爱与被爱的一万种可能|情人节·书单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刘珈汐
(相关资料图)
什么是爱?有人说,“爱不该是一个问题,爱应该是所有的答案。”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诉说、叙述爱情。从情窦初开,到迟暮之年,人们总是对美好的爱情充满了向往与无尽的渴望。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会饮篇》中通过阿里斯托芬讲述故事说,最早的人类是球形的, 却被迫与自己的另一半分离,却一直渴望着与另一半重逢。在希伯来文化传统中,世界上第一个女人夏娃是从亚当身上抽出的一根肋骨所造。在中国的传统神话中,被迫分开的牛郎织女一年一度要相会。这些都说明爱具有重逢、联合的意义。
教人恋爱的综艺满网可见,教人分析亲密关系的书比比皆是。但好像“道理都懂,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看到别人爱情失败,动不动就说“再也不相信爱情了”,一些恶性事件让人们对婚恋产生一些恐惧,但人们骨子里对于爱的强光,依然有着强烈的期待。
遇到美好的人,哪怕是看到别人遇到美好的人,敏感的人都会有感受到甜美的能力。很多人的确有过这样的体验:陷入爱情的时刻,突然觉得整个世界都变了。人们生活中变得主动积极,富有创造力,具有亲和力。这也是巴迪欧意义上,爱,不再简单的只是相遇和两个个体之间的封闭关系,而是一种生命的建构,一种崭新、活力世界的生成。
生活的河流一直奔腾,不舍昼夜。只要生活世界在,人们就会遇到爱情,被爱情之光照耀,但也会遭受爱的折磨,承受爱的痛苦。关于爱的深度思考,也从未停息。鲁迅先生在他的爱情小说《伤逝》中也写了一段从萌发到消失的爱情。通过涓生的手记,鲁迅先生感慨:“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
爱情在不同的人身上是如何铺展开来,其中的愉悦与挫折,光亮与黑暗,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人性的展露。我们看讨论爱情方案、爱情困局、爱情难题的心理学性质的书,看到技术上、科学上,人们是如果试图自救。但最终,爱,还是需要善良优秀的品质。
如果您暂时还没有遇到理想的爱情,暂时没有心情过情人节,请您也不要辜负春风里的送来的温柔。读几本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讨论的的爱,也是过情人节的一种美好方式。
《哲学家与爱》
[法]奥德·朗瑟兰 玛丽·勒莫尼耶 著 郑万玲 陈雪乔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爱,在哲学里被描述成一种必须警惕的情感,要么因为它是虚幻的、折磨人的,要么因为它让人偏离智慧、道德等理想。从柏拉图、卢克莱修到蒙田、卢梭,从康德、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到尼采、海德格尔、波伏娃,他们都对爱有着什么样的看法?本书揭示了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哲学家经历的感情变故、创伤苦恼以及他们关于爱的思考,对当今社会世俗化的爱情进行了质疑和批判,对于我们思考何为真正的爱情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论爱欲》
汪民安 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这是清华大学教授、知名学者汪民安深入探讨“爱欲”这一主题的力作。全书分为“爱欲的谱系”“转向”和“爱欲的政治”三个部分。在上篇中作者梳理了柏拉图、苏格拉底、奥古斯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构建的“爱欲的谱系”,从真理之爱、神圣之爱、尘世之爱这三个维度,再现前现代时期人类高贵而神圣之爱。“转向”这部分辨析笛卡尔、斯宾诺莎如何在理性主义的旗号下为爱建立一个科学解释模式。下篇“爱欲的政治”分析黑格尔、海德格尔、拉康、弗洛姆、巴迪欧等关于爱欲的思想,书写人类试图在现代性中摆脱工具理性对爱的驯服,进而实现爱之救赎。
《亲密的分离》
[美]艾莉森·阿列克西 著
徐翔宁 彭馨妍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理想的亲密关系是人们永恒的讨论话题。如何保持亲密而不变得令人窒息?如何在传统模式不再可行之际,建立有爱、相互扶持的关系?本研究聚焦于个人生活和家庭变迁中的一个阶段——离婚,它涉及如何建立并保持“好”的关系,也涉及分离带来的风险和机遇。而在这些讨论中,每个词都值得更严肃的思考。作为一部当代日本的情感民族志,本书收集了离婚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私人故事,探索个人、法律、社会及经济结构等多个方向在浪漫关系上的交汇,同时也更广泛地表达了当代人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
《相伴》
[美]弗罗斯特·甘德 著 李栋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是著名诗人弗罗斯特·甘德的代表诗集。他在诗作中悼念曾经相濡以沫的亡妻,记录陪伴患阿尔兹海默症的母亲的日子,真挚感人。但是,他并没有试图完全摆脱悲伤,而是潜入了一种在轻与重之间浮动、痛苦而又受到层层净化的美。正如他在诗中所言:我把一生都给了陌生人,没能给我爱的人。
《谈情说爱的哲学家》
[德]诺拉·克雷弗 著 陈敬思 译
天津人民出版社
从我们记事起,“爱”就让我们着迷,但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爱到底意味着什么?诺拉·克雷弗特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回答了这个问题:她让八位著名思想家相聚在一场跨越时空的晚宴上,畅谈爱情、友谊和欲望。苏格拉底、波伏娃、弗洛伊德和康德等哲学家以老友的关系畅谈彼此的观点、分享各自的理念、争论约会应用程序的优劣、讨论爱是否会限制个人独立性。
《爱的多重奏》
[法]阿兰·巴迪欧 著 邓刚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是阿兰·巴迪欧在2008年与记者特吕翁做过一次长篇专访。文字稿被单独出版成《爱的多重奏》。这本书在网上被中文读者不断重读、要句摘录,深受欢迎。在这次访谈中,巴迪欧雄辩滔滔分析了他所认为的爱情的本质,犀利而深入给人很大启发。巴迪欧特别强调了跟爱情密切相关的概念——“我们”。他提到,爱需要不断地被重新宣布“我们”。爱的敌人,乃是自私自利,而不是情敌。“我们”大于你也大于我。他在书中详细描述理想的一个爱的场景,“山村中,某个宁静的傍晚,把手轻搭在爱人肩上,看夕阳西下即将隐入远处的山峦,树影婆娑,草地宛如镀金,归圈的牛羊成群结队;我知道我的爱人亦在静观这一切,静观同一个世界,要知道这一点,无须看她的脸,无需言语,因为此时此地,两人都已融入同一世界之中。”
巴迪欧说,爱就是不断地重新创造。爱情中的“我们”不是抹杀个体的差异性。爱让我们在反复磨砺中体验到某种基本经验,这种经验即差异,从而让我们以差异的观点体验世界。正是透过双方之间的差异性,一个崭新生成的新世界朝向我们展开。
《感情研究指南》
[英]威廉·雷迪 著 周娜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作为情感史研究的奠基之作,提出了情感表达、情感体制、情感导航、情感自由、情感痛苦等理论,并以“情感主义”为切入点,研究启蒙时代及法国大革命时期人们情感表达方式的变化及其意义。人们在日记、通信、演讲中表露出对情感自由的向往,报纸刊物以及私人发行的小册子也在这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呼吁情感真挚、拒绝伪善成为人们在情感表达方面的基本要求。
《爱的悖论》
[法]帕斯卡尔·布吕克内 著
董子云 朱珣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爱将人连接,而自由使人分离。二者如何共存?这是今天所有恋人面对的两难境地。作者帕斯卡尔·布吕克内透过婚姻与爱情的各种变体,对浪漫激情与结婚的挑战,性解放与摇摆的忠诚,以及爱情给人带来的快乐与痛苦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剖析出爱的各种悖论,对爱这一永恒的话题作出了全新阐释。
《作为激情的爱情》
[德]尼克拉斯·卢曼 著 范劲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爱情现象学探讨在卢曼的社会理论整体框架中扮演了一个特殊角色。从学术生涯伊始,卢曼就涉入这一主题。卢曼认为,西方的爱情语义学自16世纪后半叶以来的形式变化,反映了造成人格性亲密性日益增长的社会分化。爱情悖论的系统化能力,间接地提醒人们,不确定性并非秩序的敌人,反而是对冲不确定性的最佳手段,而爱情秩序的存在,也证明某些后现代理论家提出的绝对混沌并不成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