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通讯!什么是开悟?从一首禅诗,深度解析传统文化的深远奥妙

来源:木槿读书 2023-02-13 15:01:03
《嗅梅》唐•无尽藏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上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禅诗是中华传统古诗词中,比较特别的一个类型,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以禅理,开悟为主,主要以深刻的辩证思维,生趣灵动的智慧,阐释哲理,还有一种多以居家日常,山光水色的描写体现澄净空寂,淡泊宁静的心境。开篇这首《嗅梅》是典型的“开悟”诗,由一位今天已无法查知更多信息的唐朝尼姑“无尽藏”所作,全诗以“寻春”为喻,仅用28个字,描述了以“开悟”为目标,求知“证道”的完整过程,而又完全不着痕迹,可谓禅诗的上上之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什么是“开悟”呢?首先,开悟的心情,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熟悉的,就好比雨后初晴,登山小望,那种喜悦,欢欣的自然流露,又好比经历漫长严冬的包裹,沐浴春日阳光里踏青寻花里的轻松愉快的“欢喜”。

开悟那一刻的状态,特别像刚泡完一场大澡,刚登上一座山峰,那种全身心放松,处于“放空”状态下,清风徐来,天地万物重新填充的感觉,那一瞬间似乎无所不能,无所不知,莫名地就会有一种感动,正如绝顶之上观看日出的你我,有一种人生重启,生命鼓噪而来的激动。

那么,为什么需要“开悟”?如果“佛学”是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唐朝以前没有“开悟”这种说法?儒家里头讲成为“君子”的人生路径,有着清晰的阶段描述,“八条目”即“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正心,诚意”是说要明确自己的方向,目标,“格物,致知”其实不光是读书求学,也包括为人处事的历练。“修身,齐家,治国”,是知识积累和人事历练相结合的渐进,“平天下”则是站在了整个民族,文明的高度。

本来儒家的说法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到了唐朝,问题来了。在儒家“八条目”提出并普遍推广的时代,是“血统”贵族占主导地位的时代,生产力相当有限,读书求知作为一种代价昂贵的行为,基本上为贵族专属。同时,贵族们因其“血统”,生来就有做官管理一方的权力和义务,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的目标于他们是自然而然,与其权力义务自然契合,其视野的高度与广度,相对达成也就比较容易,所以很大程度上,这个目标于他们,可以称之为修“行”。

但是经汉末,南北朝而至唐朝,生产力大发展之后,有能力读书求学的人群大大增加,于是在唐朝就出现了“豪门”与“寒门”,即大地主与中小地主的激烈矛盾。唐朝虽然实行了“科举制”,但其实留给“寒门”的空间相当有限,即便有幸被人赏识进了朝中为官,也会受相当的歧视和排挤,比如有名的李贺,罗隐,又如元稹,更不用说李白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量生而为“民”的中小地主,相对“血统”贵族来说,想要拓展视野的高度与广度,无形中就多了一道门槛,因为你并没有他们生而具备的人生经验啊。如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进阶目标,对于身份为“民”的中小地主来说,由于天然缺乏“管理层”的人事历练,他们对人生目标追求的努力,相对“血统贵族”而言,实际上是瘸腿的,只有读书求学这一条路径。在这种情况下,“佛学”在唐朝的引入并大兴,固然有其它各种因素,但是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为广大中小地主“寒门”,提供了弥补人事历练的缺失,达成人生目标的另一条路径,“修心”。

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阶目标,需要的不仅仅只是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眼界,视野的高度,广度的提升,即通俗来说认知格局的提升。你很难想象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能够管理好古代动辄百十口人大家族的事务,正如你无法想象一个只顾家族利益的人,能够推动一个国家的蒸蒸日上。

“治国”层面,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家国情怀”,所谓“不惧刀斧,不闻是非,行所当行,虽千万人吾往矣”,达此境界的虽不能说多,但在我们的文化历史中也可谓层出不穷,诸葛丞相,岳飞,于谦等等,树起了一座座丰碑。“平天下”,作为儒家人生目标的最高阶段,在认知与人事层面都需要达到的高度是“无我”,彻底的没有私心杂念,所为一切都是站在民族,文明的角度,历来达此境界者寥寥,在整个中华文明史中,这是“大宗师”级别,如孔子,王阳明,润之先生等,哪一个都是我们文明的瑰宝。

佛学在唐朝的传播,自本土化后开始加速,“安史之乱”后,“血统贵族”渐入末路,而“寒门”却仍然受到普遍的排挤与歧视,整个社会陷入上下交激的焦灼之中,本土化更为彻底的“禅宗”正逢其时,由此盛行一时,“开悟”一说也因此广为流传,并进而因误解,衍生出了对“开悟”一词种种神乎其神的以讹传讹。

开篇这首《嗅梅》,原名《开悟偈》,作者“无尽藏”据说是唐朝时广东地方一位俗家姓“刘”的比丘尼,因被著名的“六祖慧能”点拨而“开悟”。这首诗便是她开悟后,对心路历程的自述,以及开悟后欢喜心态的描摹。“尽日寻春不见春”,描述的是“正心,诚意”阶段,定下“寻春”的目标。“芒鞋踏破陇上云”,说的是艰难求索的过程,对应在我们的人生中,是刻苦求学与人事历练的双重积累。

虽然更高层面的人事历练我们无缘亲历,但天下事物的道理总是相通的,总是要遵循客观规律的,通过不断的归纳总结,内省观照,经历不断的对自我此前认知的否定,再否定的过程,直到打碎我们之前认识世界的逻辑,终有一天我们拨开重重迷雾,发现了客观规律的存在。由于此前我们认识世界的逻辑已被打碎,这时我们处于“空”的状态,因为发现或体悟到了客观规律,我们的认知逻辑瞬间重新建构,此刻犹如霞光初现,天地浩渺一时汹汹入怀,生命的存在感无比清晰,欢喜,感动无以言表,这便是“归来笑拈梅花嗅”。

从自我出发,再回到自我,看似绕了一大圈又回到原地,但我们能说,“芒鞋踏破”的艰难求索都是无用功吗?没有刻苦求学,没有人事历练的积累,没有艰苦坚持的内省观照,你就只能还是原来的那个“我”。什么是“内省观照”?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里的“学”,包括我们现在理解的“知与行”,再有“吾日三省吾身”,这两句话里的“思”与“省”就是“内省观照”的意思,就是告诉你要多想,要设身处地,以己代入地思考。

那么,“开悟”之后,认知层面处于儒家“八条目”的哪个阶段呢?《嗅梅》中最后一句,“春在枝头已十分”,似乎有一种志得意满的心态。如果说,只把“开悟”作为目标,或者表达“开悟”后的喜悦心情,这么说没什么问题,但是与其说“开悟”是终点,不如说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因为“开悟”只解决了认知层面的问题,具体到各种事务,不去了解所涉各种专门知识,以及各种人事现状,仍然无从着手。“开悟”之后,只能说由于得窥客观规律,学习起来更快更有效率,更容易抓住事物本质,并不意味着真的就无所不能。

进而,即使在认知层面,“开悟”也只达到“八条目”的“治国”阶段,“平天下”的“大宗师”阶段,将是其后漫漫人生中,努力学习,精进的目标。“大宗师”的阶段,用孔子的一段话描述就是,“吾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老人家说他到了70岁时,做事说话随心所欲,不用刻意提醒,要求自己什么,而能不违各种法度,规矩。这就是说,通过日常的严于律己,在漫长的时光中一点点积累,将所有的人生规范,内化在了潜意识中,达到“修心”与“修行”的统一,圆融贯通。

三国刘备在给儿子刘禅的遗嘱中有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日常的所有行为,都会在我们的潜意识中留下痕迹,并影响我们的思考,行为方式,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一点点积累,终将会使得我们在某一天的清晨或夜晚,惊觉自己的面目全非。正如热播剧《狂飙》中的高启强,他一开始就是恶人吗?看似他每一次的身不由己,无非一个“贪”念作祟。

路漫漫其修远兮,“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谨以此文与诸君共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