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速递!现代化究竟要“化”什么?

来源:新华日报 2023-02-07 07:07:20


【资料图】

衡量一本书的价值主要看其多大程度上回应了时代关切,传授了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了学科建设,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读者释疑解惑、精神解渴的需求。从这一角度衡量,江苏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从传统小农到新型农民》就是这样一部好书。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发动机,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孵化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是其基本演进方式。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变化不同,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颠覆性的变迁过程,其核心内容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大体涵盖了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方面的民主化、社会方面的城市化、价值观念上的理性化及其互动过程。因此,现代化并不是一张支离破碎的“时代拼图”,也不只是一组数据,或是由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绿茵广场等元素组成的历史场景,而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人的素质提高于一体的整体性社会变迁。

现代化有“内生先发”“后生外发”等不同模式,但现代化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传统社会母体内孕育成长的;现代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伴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的旋律,传统性渐渐淡出,现代性开枝散叶,农业文明逐渐转向工业文明,乡村文明逐渐转向城市文明。

我国的现代化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又区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中国特点。比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地球上已经实现现代化的37个发达国家,人口合计为10.9亿,其中多数国家只有几百万至几千万人口,而中国则是以14亿的人口体量迈入现代化,这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伟大创举。在我国总人口中,农民占比大,发展基础差,内部分化比较严重,已成为我国现代化的突出短板。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农民的发展状况如何,不仅影响到农民自身的生存发展,而且还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兴衰成败。

那么,现代化对农民意味着什么?从现代化的内在规律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现代化对农民有两个基本要求:既要让一些农民不当农民,推进农民非农化,为工业化提供劳动力,为城市化提供人口,为农业规模经营创造条件,使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与不断下滑的农业占GDP的比重大致吻合;又要让农民当好农民,推进农民职业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力支撑,使农民的职业素养与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大致吻合。农民的职业化又会带来农民的组织化与公民化,因此,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农民非农化、职业化、组织化、公民化的过程,就是传统小农脱胎为新型农民的过程。

传统小农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既有吃苦耐劳、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等优良品质,又有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等基本特征,具有先赋性、身份性、分散性等特点。但传统小农的生产生活方式又与工业文明格格不入,注定会成为历史。新型农民则是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职业群体,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具有自致性、职业性、组织性等特征,是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主角。囿于历史与现实的多种因素,我国农民仍滞留在现代化途中,犹如摆动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钟摆;囿于历史与现实的多重因素,我国农民的转型又面临四大约束,即需求不断扩张与现实条件约束的矛盾、劳动技能低下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社会交往扩大与组织能力不强的矛盾、传统小农意识与现代文明发展的矛盾等。这些约束条件不解决,农民的转型就会步履维艰。

从内容特点看,《从传统小农到新型农民》一书用了30多万字的篇幅,紧扣现代化与农民这一主题,立足“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这一宏大的历史叙事背景,全面梳理了“农民的前世与今生”,扫描了大国小农的生存状态,描述了滞留在现代化途中的农民境况,阐述了现代化与农民的内在联系,介绍了发达国家农民转型的经验教训,研判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三农”发展的历史趋势,提出了我国农民转型发展的路线图。

全书主题明确,立论严谨,分析透彻,文字流畅。从主题来看,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四化同步”的路线图,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又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现代化与农民这一课题极具学术价值与时代魅力,其理论性与实践性、重要性与紧迫性,都是不言而喻的。

从立论来看,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现代化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农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与理论为工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环环相扣,实现了历史厚度、理论高度与比较研究宽度的有机统一。

从文字来看,该书文字清新活泼,用流畅的笔调,把枯燥的学问讲得栩栩如生,把高深的理论说得深入浅出,把复杂的问题讲得简单明了,读起来让人如沐春风。 (作者为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