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热闻!正观漫读|无用之用

来源:正观新闻 2023-02-06 19:53:15

正观漫读|无用之用

点击收听音频

大概是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本村一个上师范的叔辈暑期回家,带回了几本颜真卿的字帖,黑底白字。


(相关资料图)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这就是原拓版。

他在那里一笔一划地临摹,气定神闲;我在旁边一呼一吸地恭立,全神贯注。

从此,世界给我打开了另一扇门。

我沉湎上了书法。

从青春期到更年期,从豫东平原一个偏僻的农村到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一路走来,从未懈怠。

除了每年春联不用买之外,父亲并没有发现书法还有什么其他妙处。

他也曾不止一次地对我说:天天写,月月写,年年写,有什么用,不当吃不当喝的。

我不怪他。

写了这么多年,确实“不当吃不当喝的”,但书法却成为我苦闷时的消遣、烦躁时的镇定、痛苦时的良药、失意后的发泄。

身处闹市,尘氛扑面;唯入书境,顿生欢喜。

庄子在《人世间》讲过一个故事:

有位叫“石”的老匠人来到齐国曲辕,看见一棵被世人当作神社的栎树。这棵栎树树冠大到可以遮蔽数千头牛,树干足有百人合抱那样大。可这位匠人连瞧也不瞧一眼。

他的徒弟就问他:“自我拿起刀斧跟随先生,从没有见过这样壮美的树木。可是先生为什么对它不屑一顾呢?”

匠人回答说:“这是棵没有用处的树,用它做成船容易沉没,用它做成棺椁容易朽烂,用它做成器皿容易毁坏,用它做成屋门容易流脂而不合缝,用它做成屋柱容易被虫蛀蚀。”

栎树听到匠人对它的评价后,非常不服气,于是等到晚上就托梦给匠人说:“你用什么东西跟我相提并论呢?你打算拿楂、梨、橘、柚等树跟我比吗?它们作为果树是很有用,但是果实成熟就会被打落在地,打落果子以后枝干也就会遭受摧残,大的枝干被折断,小的枝丫被拽下来。

“这就是因为它们能结出鲜美果实才苦了自己的一生,所以常常不能终享天年而半途夭折,自身招来了世俗人们的打击。

“万事万物,莫不如此。而且我寻求‘毫无用处’的办法很久很久才得到,并因此躲避开几乎被砍死的危险,这才保全住性命,无用也就成就了我最大的用处。假如我果真是有用,还能够获得延年益寿这一最大的用处吗?”

庄子最后感喟到:“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无法之法,是为至法;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知堂老人说,“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

曾写出《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风起陇西》等爆款的八零后作家马伯庸兴趣广泛,旅行、看电影、玩游戏、跟朋友聊天等,都是他的日常“享乐”。

别人眼里对写作“毫无用处”的消遣,却反哺着马伯庸的文学创作——

去绍兴游玩看见八字桥,引起他极大的兴致,经仔细观察、调研后,写进了《古董局中局》;

和一位喜欢明史的朋友聊天,知悉万历年间徽州有一桩民间税案骚乱,过程跌宕起伏,细节妙趣横生,结局发人深省。他又收集了诸多资料,写出《显微镜下的大明》中的第一卷;

《大医》出版之后,有个新书签售活动,主办方本来定好的是上午的车票,马伯庸非让给改成下午——上午他跟朋友约了一局剧本杀。

玩性大发,也是体验生活嘛!

当下,不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世界,盛产完美的实用主义者。

丁俊晖年少时,颇轻狂,曾“无知无畏”地说:“读书有什么用?将来毕业了还不是要找工作?找不到工作就会待在家里让父母担心。我觉得人活着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现在我打球有钱挣,挺好的。”

读书有用与否,只有读过书的人才有权利评价,“你没有资格定义现实”。

就像那句广告语:谁用谁知道,用了都说好。

三毛在一首诗里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很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里。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你读过的书都会沉淀到你的骨子里。

后来,名声大噪后的丁俊晖终于意识到“金玉其外败絮中,胸无点墨腹中空”时,也悟到了读书的重要性,他申请了复旦大学。

本以为十拿九稳,却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改投上海交大。

陆游《书巢记》结尾有云:“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吾侪未造夫道之堂奥,自藩篱之外而妄议之,可乎?”因书以自警。

我一个大学同学,下决心毕业了要去美利坚。

从入学那天起,他就开始“倒时差”——昼伏夜出。

毕业后,没去成美利坚,而去了大梅沙。

倒了几年的时差,他以为再也派不上用场。

谁知从进厂那天起,上的都是夜班。

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主播 王嘉莹 制作 王宜谦)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