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关注:满江红困境

来源:海涛评论 2023-02-01 22:04:23

继续聊《满江红》。

有人会问,这个烂片逻辑混乱胡编乱造有啥好聊的?


(资料图)

我会回答,《水浒传》里面逻辑不通连基本地理知识错误的地方都比比皆是,然而这没影响它成为名著,原因之一是它的故事“话题性”强,读者有巨大的“二次创作”空间。这就是金圣叹以下,点评解读水浒的文章层出不穷的原因。大家持续聊它,它就成了经典。

闲话少说。继上一篇《满江红,揭露了真相,但纯属虚构》之后,我们继续对《满江红》进行“二次创作”。这次要说的是古代的君臣关系,这种难以的和谐的关系,会给少数想要有所作为的大臣造成一个无解的困境。

《满江红》里涉及三个大人物,皇帝赵构,宰相秦桧,大帅岳飞。众所周知,赵构借秦桧之手把掌握兵权的岳飞给杀了。这是君臣关系“不和谐”导致的结局。

君臣关系为啥很难真正“和谐”?

因为皇家的天下是暴力夺来的,你能夺别人的,别人也能夺你的。一旦被夺,不仅失去权力,甚至会被“种族灭绝”。所以,皇权制度的核心是维护和加强皇权。皇帝首先要防的就是身边的大臣,因为这些家伙分享了很多权力,尝到了权力滋味就难免想要更多的权力。

秦汉以下直到辛亥革命,其实君主专制制度一直在调整。调整的大脉络就是强化皇权——皇权越来越高高在上,臣子的腰身越来越弯最终匍匐在地。明朝,皇帝可以扒大臣的裤子打屁股以至于有些清流以挨打为荣,到了清朝,大臣直接以成为皇帝的奴才为荣了。

读了那么多圣贤书,怎么可能甘愿做奴才呢?一旦有机会,大臣就会反噬皇权。大清可不是亡在革命党手里的,而是亡在因为是汉人而连当皇帝“奴才”都没资格的大臣袁世凯手里的啊。

在皇帝的打压防范之下,大臣衍生出这么几类:庸臣,奸臣,忠臣,权臣。

庸臣表面听话实则摸鱼,混日子享富贵。这样的大臣不计其数。因为风险不大,收益不错。

奸臣则是揣摩圣意“包藏野心”,谋取权势只为私利。这样的大臣几乎每个皇帝身边都有。风险不大,收益更高一些。

忠臣有家国情怀,想做一番事业,但可能触及皇帝及其他大臣的利益,常常受挫,甚至惨遭杀戮。这种大臣即便做成了,收益也很小,而风险却很大。所以这样的大臣极少,例如,史书中塑造的岳飞、于谦。

权臣,有使命感,有野心,为了做成达成目的,将皇帝架空甚至伺机取而代之。这样的大臣不算少,曹操,司马懿,赵匡胤,袁世凯都是,其实诸葛亮和张居正也都算。风险较大,但一旦做成了收益最高。

好看的古装戏,基本都是皇帝与上述几类大臣之间的游戏。一部戏,一部古装戏,除了皇帝外,至少要有一个奸臣一个忠臣才好看

电影《满江红》里,虽然赵构和岳飞没出场,但还是他们仨的故事,皇帝,奸臣和忠臣的故事。

秦桧当然是奸臣,可他怎么成的奸臣呢?没有哪个读书人寒窗苦读是奔着当奸臣去的。秦相公当初可是个“好官”啊。

宋徽宗身边为啥那么多“奸臣”?因为皇帝喜欢。一心为宋徽宗保卫京城的李纲可谓忠臣,你瞧是多么不受皇帝和同僚的待见。

秦桧是聪明的,再加上种种际遇,他发现在当时的环境下只有做“奸臣”,才能与赵构和谐相处并获得荣华富贵。

岳飞就没有这么聪明。岳飞当然是忠臣,可他拥兵坐镇一方,不可能不被皇帝提防,担心他哪天掉转枪口,随时可以来个黄袍加身。老赵家的天下不就是这么来的嘛。

岳飞成为忠臣的样本,是后世逐渐塑造出来的,因为他的行为符合“民族大义”。但在当时,他的行为不符合皇帝的目标啊。须知,当时的场景中,大臣的忠奸是由皇帝判定而不是由历史判定的。岳飞“谋反”,在当时是“铁案”。

小时候听评书,替岳飞不平,觉得为啥要保那样的皇帝呢,造反得了。可是,那样他就不是忠臣了,历史上就少了一个令人敬仰的人物。

想来想去,要当忠臣,竟无出路。这种所谓的“忠臣困境”,姑且叫做满江红困境吧。

不仅岳飞这个忠臣难当,历史上的多数忠臣都难当。南宋有岳飞,大明有于谦,都功勋卓著,都身首异处。

叫我说,于谦以后直到大清灭亡,皇权时代就没“忠臣”了,最好的也就是个“裱糊匠”,但“奸臣”和“庸臣”则层出不穷。因为越来越多的文臣武将明白了。

你看,崇祯煤山自缢后,他的那些大臣,先后投降李自成和满清的,可以车载斗量。清朝修史,把他们写入“贰臣传”,不是奸臣也不是逆臣,只在两家公司打过工嘛。

清朝一代,汉人里把官做得最大的一个人是曹振镛,伺候三位皇帝不倒,有功劳有苦劳,但一生小心谨慎,生前身后都受到皇家的高度评价,而且高寿八旬。

据说这位老先生总结了6字为臣的秘诀:多磕头,少说话。

你瞧,“臣子如何善终”这个千古难题,被老先生用最简单的方法给破解了。

当然,漫漫历史长河,总有那么几个有使命感有野心的人,想干点大事儿,想建功立业。须知,在帝制时代,天下是皇帝家的,功业和大事儿应该由皇帝干也只能由皇帝干。没有圣旨,你就先天下之忧而忧,当然是危险的。为了规避这个危险,有的大臣干脆把皇帝架空,于是成了权臣。

比如曹操,他有一统天下的雄心,这本来是皇帝的任务,可是皇帝无能。所以他要干事就必须把皇帝抛一边当牌位,他要“尊重”皇帝就不可能干成事儿。曹操干的很多事儿其实是忠臣的事儿,但他最终成了“奸雄”也是权臣。不把皇帝架空,他早就被皇帝干掉了。

比如张居正,他有重振大明的雄心,这也是皇帝的活儿,但皇帝是一个小孩儿。他把小孩儿抛在一边当牌位,干得很好,改革顺利,大明中兴,他也就成了权臣。老张死得早算他幸运,但还是差点被开棺鞭尸,家人多被饿死、流放。

对比来对比去,一个大臣尤其太平年月的大臣,多磕头,少说话,是“最佳选择”。什么“为民请命”,“建功立业”,“达则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

圆融,谦恭,遵旨,磕头,就行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