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头条:蔡辉:只看标题,很容易错过佳作 | 搜狐文化2022好书之选
2022年度好书之选从当年出版的图书中初选出130种入围图书,自启动以来受到广大读者朋友的热切关注,累计收到投票2846270次,最终经过专家评审和读者投票的综合考量,产生“搜狐文化2022年度好书”和“搜狐文化2022年度人气好书”共20本。本届好书之选的评委蔡辉老师为大家提名了10本自己喜爱的年度书籍,并为其中的五本精心撰写了推荐语。
蔡辉,著名书评人,搜狐文化好书之选评委
以下为2022搜狐文化好书之选评委蔡辉老师提名的年度书单:
(相关资料图)
这是一本只看标题,很容易被错过的佳作,它不完全是食物史,也不完全是博物写作,而是以面包为线索,呈现出整个人类文明史的幽暗。
小麦原产于西亚的新月沃地,后期加工复杂,否则因种皮含单宁酸,味苦涩,难以下咽,好在发酵拯救了它,将它变成美味可口的面包。在先民眼中,发酵是“违反自然”的魔法,加上当时发酵技术差,多用面肥,其味酸臭,令人畏惧。能否接纳发酵,长期被视为立身根本(有的宗教要求吃不发酵的无酵饼,有的宗教则认可面包),由此形成了“文明人才吃面包,野蛮人不吃面包”“吃白面包的是贵族,吃黑面包的是下等人”式的叙事。
为安顿面包与人类精神的关系,磨坊主成了替罪羊,一方面,他们确实经常缺斤短两,甚至直接偷面粉;另一方面,在面粉为王的社会中,他们的技术又不可或缺。离奇的是,烤面包师反而得到尊重,成了“半绅士”,他们也偷粮,但面包师停业,周边平民立刻挨饿,再艰难,都会优先给面包师供粮,在欧洲,面包师一度可列席市政会议。
美国初期靠种玉米而富强,富兰克林多次劝说欧洲人吃玉米,因当时玉米成熟期只有小麦的一半,且种植简单,靠妇女即可,美国男人甚至不太参与。然而,随着美国逐渐把持欧洲,欧洲的面包文化却反向征服了美国,面包成了美国的主流食物,玉米则多用来喂猪。
面包作为文明的晴雨表,既是历史进步的见证,也是大饥荒的推手,甚至是引发一次次文明冲突的罪魁。本书特别反省了面包缺乏曾给德国人精神造成的伤害,它最终导向集体灾难。本书不只是休闲读物,还是一个深入思考人类与物质之间互动关系的契机。
陶亢德堪称民国第一杂志编辑人。他只有初中学历,初闯上海铩羽而归,靠写通俗小说艰难维生,后去东北投靠亲戚。作为“九一八事变”目击者,他的相关报道得到邹韬奋的赞赏,在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杂志《生活》周刊上发表,此后陶亢德到上海,成为《生活》周刊的编辑,引起文坛注意。
此后15年,陶亢德先后在《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主持笔政,与林语堂、老舍、周作人、丰子恺、鲁迅、陈独秀等均有过多次往来。本书写于上世纪80年代,受种种因素限制,未能尽言,但还是详细地呈现了他和老舍之间的矛盾、他和林语堂之间的冲突、周氏兄弟的生活细节和冲突原因、邹韬奋与情人之间关系等,作者后半生的遭遇,尤令人唏嘘不已。本书从个人史的视角,呈现出现当代文坛的种种曲折,保留了大量出版史、编辑史的材料。
(美)任思梅 《清末民国人口贩卖与家庭生活》: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对于中国传统文明,长期有一个神话,即:移孝作忠,家国同构。一般认为,儒家文化特别重视伦理之情,将其视为维系整个社会的根本,通过家庭,传统中国人学会了爱、责任、忠诚、孝等,使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这就很难理解,为什么古代中国会有如此多的溺婴、拐卖儿童、拐卖妇女之类事件。清代末期,因溺女婴多,华北男女比例竟达3:1。在许多村落,买男童延续子嗣被视为正常现象,丢失孩子的家长来找,全村帮着瞒和骗,完全不考虑亲生父母的感受。被拐妇女更惨,全村人义务充当看守人。让人好奇,为什么一个强调家庭之爱的文化,会出现这么多做恶而不自觉、不自责的人?
本书通过大量案例分析,指出“传统家庭”与“现代家庭”之间的巨大差别。
“传统家庭”多是大家庭,很难靠情感维持有效运转,只能靠规则。其结果是,在大多数传统家庭中,每个成员都生活在尊长压力下,随时准备为家庭“做贡献”,不仅仅是饥荒时才会卖儿鬻女,有时为改善生活,大家庭也可卖掉“多余的孩子”。虽然那时的父母也爱孩子,但孩子“尽义务”被视为理所当然,任何犹豫、反抗,都会被视为不孝,将被全社会谴责。
传统中国的法律反对贩卖人口,但通过儒家文化,把人分成“贵贱”两个阶层,给贩卖人口留下后门,面对人伦惨剧,只需一句“太穷了,不卖孩子怎么办”,便可轻松卸去法律责任,从皇帝到农民,都将贩卖人口视为“必要的恶”。
当实用压倒了正义,移孝作忠、家国同构才成为可能,对此不宜美化,它与现代家庭出于情感而形成的关系,迥然有异,这是古今之变,不可不察。
黄克武《笔醒山河:中国近代启蒙人严复》大学问·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严复传记甚多,大多参考了黄克武先生的论文,这些论文集合在一起,即成本书,它基本勾勒出严复的多面而复杂的人生,透过本书,可见黄克武先生在严复研究上诸多原创性贡献。
严复作为启蒙者,一生充满矛盾:他留学西方,却汲汲于功名,一生以科举未成为憾;他主张学西法,力推现代体育,可他却长期吸食鸦片;他向往现代婚姻,却有二妻一妾,家庭内部纷争给他带来无穷烦恼;他留学时向往现代政治,多次去英国议院旁听,将其视为英国富强的根本,可晚年却支持袁世凯称帝……
黄克武先生通过对史料的深入分析,指出在严复看似分裂的表象之下,其实存在深刻的统一。对于现代文明,严复从来是坚定支持,晚年撰联“有王者兴必来取法,虽圣人起不易吾言”,可见其态度,但严复始终是改良者,他认为革命将付出巨大代价,甚至可能亡国灭种,在笔醒山河的同时,他特别反对片面效仿西法,尤其警惕激进,只是人们更多看到他“进步”的一面,忽略了他“审慎”的一面。毕竟,时代的需要实在太多,历史最终导向严复不愿看到的方向。
本书虽是论文集合,聚焦在对严复人生的争议点上,而非对严复全部生平的介绍,但在如何使用史料、如何有机而生动地论证、史识的作用等方面,均堪称范本。
(荷)西佩·斯图尔曼 《发明人类:平等与文化差异的全球观念史》新民说·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是一本厚重、深刻的观念史巨著,作者从三大文明(欧洲文明、伊斯兰文明、东亚文明)的视角(也多处提及了印度文明),钩沉出“人类感”的发展历程。
几乎所有古代文明典籍都是站在“全人类”的视角进行思考的,都承认所有种族都有一个共同祖先,人类彼此是“兄弟”。可这种普遍主义只是寓言,在现实中,东亚强调“华夷之辩”,其他文明也将自己视为中心,是优秀文明的传承人和守护者,别人只是“蛮族”“异教徒”,即使“包容”,也绝不将对方看成“自己人”。
以希罗多德的《历史》、司马迁的《史记》和塔西佗的《历史》为例,都对异族有正面刻画,甚至用异族文明反衬自身缺点,但这些写作只为强化自身,并不是真正关心他者。这些文本的共同缺陷在于,将异族文明简单化,无视其复杂性,通过对所谓“质朴”“勇敢”“纯粹”的神话,来自我反省,可这种粗糙的镜像,并无太多贡献。
直到启蒙时代,这种表面上普遍、根本上不平等的认识才受到冲击,但启蒙主义在强调个体的同时,也留下了种族主义的孪生子——一方面,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另一方面,技术常成为大屠杀的帮凶。
本书横跨多种文明的观念史,从中发现共性,没有海量阅读和强大的思想定力,很难达成这本书的博大与深厚,它每页都有精彩论述、都能让人受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