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姜文和他母亲的故事才明白:讨好型的孩子,心里到底有多苦?

来源:富书 2023-01-09 19:47:59

作者:麦向葵(富书专栏作者)

上周末,去朋友家聚会,遇到了一个特别懂事的男孩。

他叫奇奇,跟我儿子差不多大,八九岁左右。


【资料图】

吃饭时,其他小朋友争先恐后地抢位子,大快朵颐地争菜肴,只有奇奇把位置让给他妈妈。

在整个吃饭过程中,9岁奇奇俨然一个“小大人”,围着妈妈忙前忙后,加饭添汤、夹鸡腿。

我们不由自主地投来了惊羡的眼光,还有人竖起大拇指:“你家孩子真懂事。”

奇奇妈却朝我们眨眨眼,示意不要夸赞。

而另一边的奇奇,一声不吭地低着头,一个劲儿往嘴里扒白米饭。

看到奇奇那黯淡的眼神,让我想起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拥有他人的赏识。

孩子世界里,被父母称赞一句,无疑是最大的肯定。

父母不给孩子一个回应,无非担心孩子骄傲自满,期望他们更乖巧懂事,长大有出息。

但事实上,如果孩子不被看见,他们就会掉入“迎合父母”深坑里,活得越来越没有自我,慢慢走向讨好的道路。

时刻关注他人的需求,而忽视自己的感受。

讨好的背后,是期待被父母看见

儿童行为心理学家戈登·诺伊费尔博士,通过40年跟踪研究发现:

“孩子的很多问题,如讨好、自卑,大部分原因是在儿童时期,父母没有看到孩子背后内心渴望导致的。”

孩子讨好的背后,是期待被父母看见。

一旦期盼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可能花一辈子去追逐。

知名导演姜文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妥妥的人生赢家。

但他在节目上坦言,内心深处非常自卑,一直想得到母亲的认可。

1980年,他拼尽全力考上中央戏剧学院。

当拿到通知书那一刻,姜文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地跑回家,把它交到母亲手中。

谁料,母亲把来之不易的通知书扔在一旁,板着脸冷冰冰地说:“我还有盆衣服没有洗。”

母亲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就像一盆冰水,把他从头到脚泼了个遍。

此后,进入演艺圈,他拍了一部又一部被“封神”的电影,可母亲从来没有看过一眼。

他一直寻思,如何让母亲开心一点?

一个朋友支招:叫他给母亲买房,肯定高兴。

于是,他又兴冲冲地跑去给母亲买一套房。

谁曾想到,母亲依然很冷漠,而且那个房子一直空着,一次也未曾住过。

40年过去了,姜文什么都拥有,唯独缺失母亲的那份肯定。

不被母亲认可的姜文,一直无法跨越自卑的深沟,一直活在自我评价低的困境里,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

看到姜文与母亲的故事,不禁让我想起知乎上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父母对你最大惩罚是什么?

有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回答:最高级惩罚是父母的无视,假装看不见、不理不睬,还不如直接打一顿痛快。

可见,无视比暴力更有杀伤力。

无视是对孩子最高级变相惩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爱。

为了获得父母的爱,他们就会:

在生活中处处察言观色,事事顺从,让父母觉得他很好;

在工作上强迫出类拔萃,追命攀登,让父母觉得他很厉害。

他们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为了赢得父母关注,我想这是给父母最糟糕的回报吧。

讨好性格的孩子,过得有多苦

讨好的孩子,表面看起来谦逊,实则却“懂事”得让人心疼。

前段时间,北大才女、超级演说家冠军刘媛媛分享一则视频。

小学暑假,她和表姐、表妹齐聚在舅舅家。

一日,舅舅弄到一辆炫酷的摩托车,带大家上街去,请吃烤羊肉串,然而摩托车只能坐三个人。

于是,舅舅就吩咐表姐,让她去坐舅妈破旧的自行车。

表姐嘟着嘴,不解地问为什么叫她去。

而媛媛自告奋勇地举起小手,愿意和舅妈一起。

于是,表姐、表妹坐上了舅舅的摩托车,如风一般呼啸而去。

媛媛眼巴巴望着,羡慕不已。

当媛媛一坐上自行车,舅妈用力一蹬,车链子却掉了下来。

烈日下,舅妈蹲在马路旁修了很久,才勉强修好。

等她们晃悠悠来到街上,表姐们已经吃完了羊肉串。

在那一刻,媛媛心里真不是滋味,更后悔为什么要谦让。

多数人会觉得,这种“孔融让梨”的精神,不是很好吗?

一位心理学家却说,陷入“讨好模式”的孩子,表面看起来有多乖巧,内心就有多压抑。

有些孩子不是真正地想要谦让,而是习惯迎合他人期待,以别人的需求为中心,忽视了自己内心需要。

长期以往下去,内心苦不堪言。

所以,媛媛现在阐述,那个时候谈不上是谦让,仅仅是想得到大家的赞许,想被人夸自己是懂事的小孩。

她更是说,这些年来,花了好长时间,才改掉讨好别人的习惯。

主动退让、迎合别人的思维模式,只会让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婚姻生活中处处小心翼翼,畏手畏脚。

米基·法恩在《摘下讨好的面具,学会好好爱自己》中讲了格兰特夫妻的故事。

格兰特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在家一有空,就给妻子分担家务、带孩子。

在外人眼里,是好员工、好丈夫。

一日清晨,格兰特早早起床给儿子喂奶,做辅食,把家打扫一遍,准备带孩子出去散步。

此时,妻子艾比睁开惺忪的睡眼,说要跟格兰特谈一谈。

格兰特听到“谈一谈”这三个字,恐惧瞬间涌上心头。

担心自己是否最近哪里做得不好,更害怕妻子离开。

他愿意做任何事来赢得妻子欢喜,来维持这段关系。

令人戳心的是,格兰特的付出换来妻子事事挑剔,被嫌弃,如碗没有洗好,衣服没有叠好,地没有拖干净……

每次妻子的不满就会引发格兰特自我怀疑和深深的责备。

自称具有“讨好性格”的蒋方舟曾说,真正能够欣赏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故意讨好的样子。

一味迎合他人,把自己放在卑微地位,这样不对等的关系,是换不来对方认同和欢喜,反而导致自我价值观越来越低。

唯有逃出讨好的牢笼,才能活出自我的风采。

父母看见孩子,让孩子轻装出发

心理学家荣格说,看见即疗愈。

父母看见孩子背后的需求和渴望,孩子才能量满满。

如果看不到孩子,学再多做再多,也没有用。

但在看见之前,请先放下这三样东西。

①放下焦虑,相信孩子内在的生命力量

面对内卷的社会,放下焦虑,谈何容易。

别人家小孩,二三年级就学完小学课程,你家孩子才勉强能看看书。

别人家小孩,五六年级就考托福满分,你家孩子却读ABC还不利索。

赢在起跑线上,这股激流把父母推向海浪中,父母不得不去鸡娃。

以前我也是这样想,直到看到物理学家杨振宇的故事,才明白:慢慢来,相信孩子内在的生命力量。

杨振宇教授回忆,9、10岁的时候,数学就很好;到初中,思维能力更突出。

如果数学家的父亲教他解析几何和微积分,他肯定也学得很快。

父亲并没有教,反而常常提醒他,慢慢来,不着急。

正是父亲这种不焦虑,静等花开的心态,才能让他走得更远,斩获诺贝尔文学奖,把自己的内在生命力充分地发挥了出来。

《不管教的勇气》中说,每个孩子来到世界上都是自带能量。

孩子如一粒种子,一棵小草,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他们总是会向上生长。

父母放下那颗焦虑的心,相信孩子内在的生命力量。

②放下完美,发展孩子的优势

育儿博主糕妈反思,养大儿子踩了很多坑,最大的坑是太追求完美。

因为老大很腼腆,想让他改变,成为一个更完美的人,所以给他报了戏剧课、语言课。

然而儿子每次上完课,都垂丧着脸,哭憋着喊“不想上戏剧课和语言课”。

后来就放弃了那两门,选择了他喜欢的网球,再没有说过我不想学了,而且每次都期盼去打网球。

《六A的力量》中说,父母要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根据孩子特性采取合适的教养方式。

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具有自己的天赋异禀。

作为父母唯有了解孩子、认识孩子的潜能和特长,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会活出自己的风采。

③放下批判,学会欣赏孩子

作家马克·吐温曾说,一句赞美的话,就可以让我快乐地生活两个月。

很多成年人在得不到回应时,情绪会低落,更何况是孩子。

放下批判和期待,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忽视缺点,放大优点。

当孩子自己收拾了书桌,主动洗碗筷,协助拿快递时,父母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言,给予孩子认可和鼓励。

得到认可,孩子会持续变好;得到欣赏,孩子对未来更有热情。

写在最后

有个心理学家说,从孩子离开娘胎开始,父母的任务就是不断地放手,也帮助孩子放手,但放手并不是不关心、不联络、不爱彼此。

正好相反,真正的爱是适时放手,放下焦虑的心,放下完美的眼光,放下批判的思维,允许接纳孩子。

每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让他们懂得——孩子,在这世间,有一个人值得你用力去讨好,那就是你自己。

作者简介:麦向葵,富书专栏作者,文章:爸妈进化论,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