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钧说瓷|西汉·绿釉陶投壶

来源:河南日报 2023-01-09 15:53:07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刘志钧说瓷|西汉·绿釉陶投壶

绿釉陶投壶,陶质,西汉文物,高26.6厘米,颈高13厘米,口径4厘米,1969年河南省济源泗涧沟八号墓出土。

1969年在河南省济源泗涧沟八号墓出土一件绿釉陶投壶,该壶壶颈细长,鼓腹,平底,下有三矮蹄足,除底足外,壶的外表满施翠绿釉。颈中部有凹弦纹一周,肩和腹部各饰一周凹弦纹附加堆纹。

铅釉陶最初产生于西汉,它的产生丰富了陶器的装饰手法,它承载着原始青瓷和印纹硬陶的施釉手法,同时又影响了唐宋元明清三彩釉陶的发展,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这件绿釉陶投壶,釉色清澈明亮,铜和铁是它的主要着色剂,以铅的化合物作为基本助熔剂,在700摄氏度左右开始熔融,是典型的单色低温釉。

投壶是我国古代流行的传统游戏,它是由古代射箭礼仪演变而来的,最初是一种与饮酒相结合的竞技性投射游戏。河南博物院藏的这件绿釉陶投壶器型完整,色彩鲜明,与《礼记》所记“壶颈修七寸,腹修五寸,口颈二寸半,容斗五升”的形制相似,是汉代陶器中不可多得的一件精品之作,为研究汉代投壶形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史籍中有关投壶最早的记载见于《左传·昭公十二年》:“晋侯以齐侯宴,中行穆子相,投壶。”可见在春秋中晚期,投壶已经在诸侯宴饮中出现。郑玄注:“投壶,射之细也。”应镛曰:“壶,饮器也。其始必于燕饮之间,谋以乐宾,或病于不能射也,举席间之器以寓射节焉。制礼者因为之节文,此投壶之所由兴也。”汪禔曰:“投壶,射礼之细也。燕而射,乐宾也。庭除之间,或不能弧矢之张也,故易之以投壶,是故投壶,射类也。”以上可知,古代经学家普遍认为,投壶的兴起是由射礼发展而来,可能因为射礼的空间环境有限,或者人数不足,或不擅长射箭的,所以改为投壶。投壶应该是由古代射礼中的燕射转变而来的,《礼记正义·投壶》曰:以此“射”与“投壶”相对,用半鼓节为投壶,用全鼓节为射礼。又投壶在室在堂,是宴乐之事,故知此射亦谓燕射,非大射及乡射也。

据《礼记·投壶》记载,投手距壶“间以二矢半”。主要还是看“矢”的长短,而“矢有长短,亦随地广狭”。司射宣布投壶的规则:“顺投为入,比投不释,胜饮不胜者。正爵既行,请为胜者立马,一马从二马。三马既立,请庆多马。”郑玄注:“马,胜筭也。谓之马者,若云技艺如此,任为将帅乘马也。”“马”就是“筭(计数工具)”,把它称为“马”,象征着投壶技艺高超的胜方如将帅,而输的一方则如将帅胯下之马。投壶时,宾主要依次投壶,输方饮酒完毕,方为一局。最后,赢一局的要把自己赢的“马”拿到赢两局的一方,表示对其胜利的祝贺。

投壶产生于春秋时期,正是反映了当时礼仪的简化、礼崩乐坏的发展趋势。春秋中后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领域出现了与周礼要求不相融的局面,分封制的破坏导致了政治形势的变化,周礼逐渐走向末路。相对《礼记》中记载的乡射礼及大射礼的繁琐礼仪,投壶之礼简洁了许多。首先,投壶所用的鼓节是射礼所用鼓节的一半;其次,乡射和大射之礼均需要提前邀请参加的宾客,而投壶则只在仪式举行前邀请即可;最后,投壶还减少了一些射礼的程序,比如三耦射,《礼记正义·投壶》曰“案《乡射礼》,三耦先射,宾主乃射,以射礼重也。此投壶不立三耦,以投壶礼轻故也”。投壶的产生还反映了当时新士人兴起的发展态势。春秋前期,武士的社会地位较高,而到了中后期,社会出现变革,受到乡校普及的乡民,大批进入平民阶层的没落奴隶主贵族,还有许多博学多才的“家宰”都成了新士人的代表,百家争鸣的景象逐渐出现,各类文士受到了统治者的重用。这个时候的文士致力于钻研诗书,但不善习武,所以到后来就出现了燕射时,“不能弧矢之张也,故易之以投壶……”而投壶既保留了“射礼”实质,同时又淡化了“武”的形式,从而得到了广大文士的喜爱。

投壶除了“乐宾”之外,还起到了推动儒家思想传播的教育意义。儒家的“礼治”主张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行为规范,古代射礼便是遵从儒家“礼治”思想的体现。《礼记·射义》曰“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投壶之礼虽然简化了射礼,但依然具有传播儒家思想的教育作用。《礼记·投壶》载,鲁令弟子辞曰:“毋幠,毋敖,毋偝立,毋逾言,借立逾言有常爵。”薛令弟子辞曰:“毋幠,毋敖,毋偝立,毋逾言,若是者浮。”投壶过程中,在堂下观礼的弟子们被司射告诫,不可以怠慢、不可以背过身去、不可以隔着别人与离自己远的人说话,否则便是轻浮之态,就要接受惩罚。在儒家思想的传播下,投壶也经过了时代变迁,直至民国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