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孔子的三大人格境界

来源:柳栖士 2022-12-30 09:55:07

文:蒙培元 编:先知书店

中国哲学是关于人的学问,即人的存在及其意义和价值的学说,在这样一种学说中,心灵境界说或精神境界说是最有特色、最值得重视的部分。这一点,在儒学开创者孔子的学说中就已经明确地提出了。


【资料图】

人们经常说,孔子是一位政治伦理说教者,孔子的学说是政治伦理型哲学,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真正说来,孔子学说所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真正具有哲学意味的,是他的心灵境界学说。

孔子所主张并提倡的境界,具体地说,包括知、仁、勇三个基本要素。在孔子看来,能做到知、仁、勇三者,就是实现了君子人格,就是君子所应达到的最高境界。

▲孔子

▌知的境界:追求实用的“上学而下达”

首先,孔子很重视“知”的境界。

根据《论语》记载,他经常谈到“知”的重要性。孔子所说的“知者”,是不是指知性主体呢?抑或是知性主体所获得的知识?对于这个问题,需要更进一步的分析。

从广义而言,孔子所说的“知”包括知性主体,即通常所说的认知心,以及由此而获得的客观知识或对象认识,特别是文化历史知识,包括典章文物、礼仪制度以至“草木鸟禽”之类,因而具有明显的人文主义特征。

在孔子看来,客观的经验知识及历史知识,对于应事接物以至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是必要的,甚至是基本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至少不否定知识主体,如同后来的某些儒家。人的知识是靠“学”与“思”而获得的,而“学”与“思”一般属于知性活动。

就“学”而言,它是经验的,客观的;就“思”而言,可能是经验的,也可能是先验的,可能是客观的,也可能是主观的,但不管从哪个意义上说,都可以归于知性范畴。

但是,还有另一种意义上的思,则不是单纯的知性问题,比如“思无邪”,这是关于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它不是对象性的,而是存在意义上的“思”。这样的“思”,与境界问题有直接关系。

事实上,孔子虽然很重视“知”,但是并不以获得经验知识或对象知识为目的,即不是为知而知,而是为用而知、为行而知。

这里除了一般的实用目的之外,其根本目的则是完成一种理想人格,实现一种精神境界。这正是实践主体所要完成的,不是知性主体所能完成的。因此,他虽然讲了许多关于学、思与知的话,但其真正的目的则是“下学而上达”。

▲孔子讲学

▌仁的境界:关乎道德的心灵情感

关于“仁”的境界,学者们讨论比较多,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仁与心灵情感有密切联系。如果说,“知”的境界是从认知方面说,那么,“仁”的境界则是从情感方面说,但是如同“知”不是一般对象认识一样,“仁”也不是一般的感性情感,实际上,仁作为一种心灵境界,是情感的自我提升与自我超越。

情感是人类心灵活动的重要方面、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儒家从孔子开始,一直很重视道德情感,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仁的境界说,这种境界既是道德的,又有超道德的一面。

所谓超道德,是说它具有宗教精神,或者说是一种宗教境界。因此,不能把孔子的仁学仅仅归结为世俗的伦理主义。

仁也是一种德,但孔子把它单独提出,作为他的学说的核心,则有更重要的意义。冯友兰先生把仁解释成“心之全德”,正是为了说明仁在孔子学说中的地位。

人有一种情感需要,比如相互承认、同情心、怜悯心、互助、互爱、尊严等等,如同人有认识事物的需要一样。这种情感需要特别受到孔子的重视,在原始宗教发生动摇并开始瓦解的时候,孔子便从中发展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仁的境界说。

仁的学说的提出,当然与春秋时期“人的解放”有关, 后者可说是孔子仁说的社会背景,但仁之所以成为境界,我们主要从心灵的情感需要及其内容、目的方面去着眼,而不去讨论社会背景方面的问题。

孔子很看重人的真情实感,他认为只要有真实的情感,就是实现仁的境界的基础。仁作为心灵境界,首先以心理情感为基础,但又必须超越情感,成为普遍的精神存在,而不是个别的心理现象,更不是个人的情感欲望。

只有从超越层面上看,仁才能成为境界,否则,只是一些具体的情感活动,并不能构成精神境界。为了保全人的价值和尊严,仁者能够献出生命,虽死而犹生。能杀身以成仁,说明生命是有限的,但精神境界却是永存的,这也是仁的境界的宗教意义之一。

正因为如此,孔子把实现仁的境界作为形成君子人格的首要任务,也是人生的最高理想。

▌勇的境界:无所畏惧的精神力量

当孔子不止一次地提出,知、仁、勇三者是“君子之道”时,毫无疑问,勇也属于心灵境界的范畴,所不同的是,知与仁的境界主要是从知与情的方面说,而勇的境界则主要是从志的方面说。

据记载,孔子尚武且很勇敢,建立过功勋,但这里所说的勇,主要是指气势、神态和品格,即无所畏惧的精神力量,不一定表现在军事上或其他武功上。

从心灵的角度而言,勇是一种高度凝炼、高度升华了的意志力,这种意志力是理性化的,也是持久的,不是凭一时意气用事的匹夫之勇。它是心灵活动的重要方面,也是精神境界的组成部分。

这种意志本是人人具有的(比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但是,如果经过培养,使之成为持久的、稳定的、有内容有目的的精神力量时,便成为精神境界的组成部分。

有这种境界的人,具有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而毫不退缩。有了这种境界,他能够按照自己的主张和理想勇往直前地去实行,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却不管别人如何去议论,“悽悽惶惶,周游列国”,就是最好的说明,时人视之为“遇”,孔子却自视为勇。有了这种境界,还可以面对死亡,“杀身成仁”、赴汤蹈火。正因为如此,孔子很重视勇的境界的培养。

在孔子看来,勇是多方面的,也是有层次的,有南方之勇,有北方之勇,有匹夫之勇,有君子之勇。他所提倡的勇是同道德意志相联系的,也是同知相联系的,就是说,它是自觉的,不是盲目的。

仁者具有普遍关怀的情怀,也有内在的道德意志,因此必然有勇;但单纯的勇者如果缺乏普遍关怀的情怀,则只能是一介勇夫。在这里,仁是包含勇的,勇却不能包含仁。

但真正的勇者,应当与仁是统一的。要达到勇的境界,还要学以获得知,如果不学无知,就容易出乱子,“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这说明勇的境界必须以仁、知为基础。在孔子弟子中,不乏勇者(如子路),但孔子经常对之进行启发教育,不可恃勇以行,就是证明。

知、仁、勇三者虽可以分别言之,并与知、情、意相对应,成为心灵活动的基本内容,但就人的精神境界而言,三者实际上不可分。

由三者构成的整体境界中,仁是核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孔子所提倡的,就是仁的境界。

但这并不是说,仁可以笼罩一切,代替一切。孔子的真正贡献就在于,他不仅提出了仁的学说,而且从知、情、意三方面考察了人的心灵活动,因而提出知、仁、勇三者统一的心灵境界说。

境界说是孔子哲学的灵魂,也代表了儒家哲学的基本精神,它不仅为传统儒学以真、善、美合一为特征的境界说奠定了基础,而且对整个中国哲学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以上三个境界,不过是孔子思想的冰山一角。孔子不仅是儒家哲学的创始人,更是中国文化的奠基者。也被尊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注:以上为节选,仅供学习用,侵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