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要闻】有一种格局,叫“不解释”

来源:布衣粗食 2022-12-22 15:46:17

01

《论语》里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小人之过也必文。”

是非、对错,只有定论,多说无益,不如沉默。


(相关资料图)

人生短短几十年,成绩不是说出来的,灾祸却是。

格局小的人,看到蝇头小利,格局大的人,坚持志在千里。

02

同频的人,无需解释。

有些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彼此暗示一下,就可以了,说穿了,反而失去了应有的况味,或者会让彼此都很尴尬。

人生路上,知己难求,但总有那么几个人,明白你的意图,暗中帮助你。

东晋时期政治家谢安,从小读书,但是不说功名利禄。他的家人谢尚、谢奕、谢万,陆续出门做官。

妻子刘氏问:“夫君,不想富贵么?”

谢安用袖子遮住脸,说:“恐怕会吧。”

后来,谢安仍旧读书,不谈功名。妻子也不再追问。

当谢安四十多岁的时候,东晋需要贤人,他才出山,在大将军桓温手下做司马。

有一天,桓温得到了一株草药,问谢安:“为啥这棵草,有两种名字呢?”

当时的名人郝隆抢着回答:“草在山里,叫志向远大;草出山了,就是小草。”言外之意,就是说,谢安出山了,当时官位很小。

大家相视一笑,有些尴尬,也有些韵味。

令人称奇的是,宋代宰相王安石退隐后,定居金陵,宅院正好是谢安的府邸。王安石戏言:“我名公字偶相同,我屋公墩在眼中。”

我们常常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因为你我在一个频道上,说话的方式也差不多,谈吐的内容也没有什么区别。很多话,你不说,我也知道。

彼此心有灵犀,你的心中有我,我的心中有你,彼此都放心,这样的格局,令人舒服。

在电视里,有这样的节目:夫妻两个人,分工协作,一个人摆动作,一个猜成语。默契度最高的夫妻,猜出来的成语最多,他们的废话最少。

人生路上,若是遇到“懂你”的人,那就好好珍惜。不管什么事情,少说几句,多一些包容。

03

不同频的人,解释是多余的。

三观不合的人,永远不是一路人。就算走到一起,还是会分离。

打个比方:鸡遇到了鸭,说了很多,鸭没有听懂,回复了一句“嘎嘎”。鸡很生气,大声说“咯咯”。鸭很生气,跳进了水里,鸡很生气,跑到了草丛里。这就是解释的结局。

孔子在少年时,想要入朝为官,听说鲁国的季孙氏要招待手下的士兵,他穿戴整齐,前去拜访,结果被回来了。门口的人说:“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

后来,孔子立志成才,还教了很多的学生。

鲁定公欣赏孔子的才学,请他做官。孔子一路高升,做到了大师寇。很多地方,在孔子的治理下,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

齐国担心鲁国过于强大,就派人送了舞女、歌姬、马车到鲁国。当时的执政者季桓子接受了,并且沉迷于享乐之中,连续三天,都不过问朝政。

孔子什么也没有说,就离职了。再往后,他一心一意教学,培养了很多的有志之士、官员。

“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你去劝说一个讨厌你的人,那么你也会被讨厌;你去解释自己的观点,会被对方当成是“谬论”;你解释自己的功劳、主张,有人会笑话你。

我的一个发小阿里,十多年前就去了东莞打工,还混到了主管位置。

前年,阿里回到家乡,开垦果园。左邻右舍都看他的笑话,认为他太没有远见了。别人都走出农村,他却要回来。看样子,他是混不下去了。

阿里只是笑一笑。然后埋头干活。

经过一番努力,阿里的果园里,有了桃树,还有西瓜、土鸡等。收入也慢慢上来了。

记住,遇到不同频率的人,解释不如实干。走好自己的路,丢掉嘴上功夫。

04

遇到小人,解释不如离开。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离开你身边的小人,如果不能离开,起码保持五十米的距离。”

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你每天都和小人争斗,那么你也会变成小人。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句古训里,就会发现这样的事实:小人用吓傻了的套路来算计你,你也回敬他同样的“套路”,这不是小人的做法么?

《水浒传》里,好汉林冲结交了朋友陆谦,两个人还常常一起喝酒。

陆谦为了讨好花花公子高衙内,设计让林冲带着刀去白虎堂,导致他被发配边疆。之后,林冲的妻子也遭到了算计。

以此可见,遇到小人,如果不马上离开,祸害就会接踵而至。

对于小人,不是几句话就能够让他回头,不是你的解释会让他醒悟。小人常常是一根筋、唯利是图、不择手段、面善心狠,怎么会听你的?

古人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笑着低头,然后走开,这样的做法,是格局,也是保护自己。

要知道,柔软的,才是最有力量的。

05

“知其所止,方能止于至善。”

凡事量力而行,看对方的情况而定夺,不争,不解释,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做好自己。

对于好人,你善待他,微笑就是真诚、礼貌的,会让彼此都舒服。

对于坏人,你疏远他,微笑就是“无话可说”,体现了做人的不卑不亢。

作家何权峰说过:“气度变大,抱怨就变少;胸襟变宽,路就变广;格局够大,问题就消失不见。”

从今往后,放大格局,少说几句。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