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微速讯:苏轼:永远不要细嚼人生的烦恼

来源:洞见 2022-12-20 21:56:37

苏轼:永远不要细嚼人生的烦恼

得而不喜,失而不忧。

作者:洞见CC


(资料图)

公元1097年,苏轼因一些不合时宜的言论,被贬到千里之外的海南。

弟弟苏辙也遭受牵连,被贬雷州。

双方被贬的地点都是南边,两人日夜兼程,终于在藤州见了面。

当时已过晌午,两人找了一个路边小摊,打算坐下来吃碗面,再聊以后的打算。

但小摊的面条,实在粗粝涩口,苏辙细嚼慢咽,吃得极为艰难。

而苏轼这边,很快就连汤带水地把面吃完了。

他望着愁容满面,连连叹气的苏辙说:“九三郎,这面这么难吃,你何必还去咀嚼它呢?”

生命里的坎坷曲折,就像一碗粗粝涩口的面条,越是细嚼,越是难以下咽。

倒不如速速咽下,忘却过程的艰难,先填饱肚子,再来过好你的日子。

人生短暂,而磨难漫长。

修炼出一个好心态,不去细嚼生活的烦恼。

哪怕遇到再大的风浪,哪怕经历再剧烈的起伏,你也能把一份苦不堪言的日子过得津津有味。

1

以平常心,看待得失成败

什么是平常心?

庄子给出了最好的回答: 得而不喜,失而不忧。

每个人一生的命运,都处在无尽的变化当中。

今日得,明日失;今朝成,明朝败,高低交错,苦乐交织,都是生活的常态。

总有人会忍不住去细嚼这些成败得失,以致郁郁寡欢,自伤心志;

那些活得通透的人,无论是得到还是失去,无论是赞誉还是诽谤,都懂得持一颗平常心,从容度日。

苏轼在未参加科举以前,才名早已流传在外。

后来,他不仅科举考试取得第二名。在为杰出人士特设的制科中,也大放异彩。

仁宗皇帝看过他在制科的策论后,就觉得此人才堪大用,有意培养他为宰相。

可苏轼还没过朝廷的历练期,仁宗就去世了。

随后,英宗即位。

英宗素知苏轼的才能,有意破格擢用苏轼为知制诰那样的御前重职。

可是底下大臣总是以各种借口阻拦,再加上英宗短命,最终也没能实现。

到了宋神宗时,他也想委苏轼重任,将其提拔到身边。

一个叫谢景温的小人却在此时诬告苏轼贩卖私盐、瓷器等物,一个劲地往苏轼身上泼脏水。

朝廷其他见不得苏轼好的人,见此情形,也在一旁煽风点火,逼得苏轼只得自请外放。

自此之后,苏轼几度远离了政治中心,人生也跟着飘摇不定。

苏轼的才情有目共睹,又有几代皇帝的赏识,入仕的起点非常之高。

奈何,他虽有这番际遇,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理想幻灭,最终落得个有运无命的结局。

但这种种起落,没有拖垮苏轼,反倒让他对人世看得更加清明。

正如他在《凌虚台记》里所写:

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

古时候那宫楼殿宇,修得再富丽堂皇,数世之后,也早已变成断壁残垣。

人生的得失成败,本来就忽来忽往,不着边际,你我又怎么能够预料到呢?

明白这一点后,他自然不会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朝夕的得失之中。

在被外放的日子,他闲下来访僧问友,于禅里中寻找人生真谛;累了便煮水烹茶,在茶香氤氲里静品清欢。

正所谓: 虎啸龙吟凌云志,落花流水平常心。

无论世间风云如何变幻,他总能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

以平常心对无常事,哪怕外界风浪再大,你也能在岁月的长河里,稳坐钓鱼台。

2

以包容心,释怀过往恩怨

苏轼曾说:“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这是苏轼被别人陷害,初贬黄州时发出的感慨。

他一生陷在党争之中,遭遇的明枪暗箭,不在少数。

更有几次,被朋友背叛,差点就命丧黄泉。

但无论别人如何对他,他都不曾真的对谁有过怨恨。

苏轼青年时,曾有一个好友,名叫沈括。

他们曾同在翰林院任职,平时一起上班,一起品诗论文,感情很好。

后来,苏轼被外放杭州,沈括就在京城跟随王安石变法。

两人的生活轨迹也开始南辕北辙。

沈括在朝中,所思所想,自然是如何尽快把新法实施下去。

而苏轼在外边,目睹老百姓饱受新法之苦后,所书所写全是新法的弊端。

两人身份不同,立场不同,不知不觉,就站到了彼此的对立面。

有一次,皇帝派沈括到杭州去巡查,还当面嘱咐他:“苏轼杭州通判,卿其善遇之。”

没想到,沈括一到杭州,表面上装得跟苏轼很亲厚,背地里却各种搜罗苏轼讽刺新法的“罪证”。

一回京,就把苏轼告上了朝廷。

所幸,皇帝明白苏轼的为人,并没有多加指摘。

但他这一举动,也种下了“乌台诗案”的祸根,差点害苏轼丢掉了性命。

而沈括的反复无常,也引起了神宗的厌恶,一纸诏书,便将他贬到了宣州。

后来,苏轼还曾特意拜会过沈括。

并写了一篇《书沈存中石墨》,夸赞沈括所做的一些功绩,语句之间没有丝毫怨怼之气。

苏轼一生交往过很多人,也被不少人背叛、中伤过,但在他眼里,却无一个可恨之人。

而我们在与别人交往时,也难免会产生矛盾分歧,有时甚至还会发生伤害。

面对他人的中伤,如果一味让自己沉溺怨恨,反倒伤及自身。

王尔德曾说:

一个人不能永远在胸中养着一条毒蛇,不能夜夜起身,在灵魂的园子里栽种荆棘。

就算为了自己,你也必须饶恕一些人。

虽然时间无法弥补过去的伤,但宽容却可以成为治愈一切的药。

人生苦短,请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

该释怀的释怀,该放下的放下。

赶走别人制造的阴霾,你的世界就会留下一大片晴空。

3

以豁达心,坦然面对人生风雨

听过一段话:

人生就像一条曲线,有高峰有低谷,有春风得意也有落魄十分。

每个冲出低谷,直达高峰的人,都有他们的“低谷哲学”。

而苏轼的低谷哲学,仅仅两个字:豁达。

因为豁达,他从高峰跌落谷底,从庙堂走到村野,依旧能谈笑风生。

因为豁达,他穿过瘴气弥漫的岭南,走到荒凉闭塞的海南,仍然能稳步前行。

无论遭遇什么困境,经历多少颠沛流离,他都能随遇而安。

公元1074年,苏轼自请外任密州。由于俸禄锐减,没办法养活一大家子。

他堂堂太守,只能整天带着通判刘廷式,去废弃园圃中挖枸杞和野菊充饥。

在这种落魄境地之下,苏轼却怡然自乐,自我聊慰道:

多事始知田舍好,凶年偏觉野蔬香。

多事时能安居乡村,荒年时能吃到野菜,在苏轼看来,已经是莫大的幸运。

然而这种苦日子,仅仅是他苦难人生的开始。

他被贬到偏远的惠州时,不仅食不果腹,更有瘴气和瘴疠时时威胁人命。

但他却能于糟糠中见珠玉,于艰难处存乐观。

在给儿子写信的时候,还特意提到,这个地方有很多好吃的荔枝,千万别让那些陷害他的人知道。

后来,他被流放到了海南儋州。

那时的儋州,“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碳,夏无寒泉。”

谁去那里,都是九死一生。

何况,苏轼彼时已经六十多岁了。

但苏轼一到那里,便把那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他在那里办学堂、搞学风,培养出了海南第一位进士;

海南孤悬海外,缺医少药,他就带种植药材,给他们开方治病;

他还苦口婆心地劝说乡民们重视农耕,替他们改进农具,带领他们垦荒,大面积种植水稻。

在那块荒凉的土地上,苏轼用他的豁达,救赎了自己,更用所学所识,渡了一方百姓。

读过苏轼的人都知道,苏轼的宦海浮沉,其实就是一部贬谪史。

他的故事,一眼瞧过去,全是流离辗转,苦辣辛酸。

可当你真正读懂他,你就会发现:

在最险恶波折的境遇里,他用一副豁达的心胸,超越了所有的不幸。

正如林语堂所评价的:

“苏轼最大的魅力,不是让内心被环境吞噬,而是超出环境,以内心的光亮去照亮生活的路。”

当命运的风雨无情地袭来,我们都不妨学学苏轼的姿态。

哪怕生命萧瑟,也要竹杖芒鞋,随性而行,一蓑烟雨任平生。

每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有一个苏东坡。

他虽一生坎坷,经历的苦难更是数倍于常人,但他却从不去细嚼这些烦恼。

而是选择将命运的苦涩一一咽下,并把它们尽数化作成长的养料。

他用一生的时间,让忧患的生活在凡尘中开出了花。

有句话说得很对, 人生多歧路,唯有多看开。

在任何的艰难曲折里,只要你懂得,用豁达去超越苦难,用余生撷取美好。

那么,在你往后的生命中,就再也没有翻不过的山、过不去的坎。

而烦恼于你,也终将会化为过眼云烟。

点个 赞吧,与朋友们共勉。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