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动态:今日大雪,阴气最盛,百病侵袭!养生做好三件事,这个冬天少生病!

来源:微智先峰 2022-12-07 16:02:31

“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2月7日前后,更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雪”。

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


(资料图)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节气是天地间阴阳二气交流变化状态的显现,虽因地域不同而物候各异,但趋势却一致,此时气温更低,白昼更短。

北方已有积雪,天寒地冻。长江中下游地区则刚刚进入隆冬季节,气温将显著下降,阴冷寒湿。而在南方与北方的气候相差很大。大雪时节过后,南方地区此时正值季节转换,冷空气时而南下,气温往往骤升骤降。

大雪的时与度

大雪度数信:以十一月节为周期律中的空间之度和时间之数,以智德能量之气依时而至为信

阳历时间:每年12月6日~8日

黄道位置:太阳到达黄经255度

节气序列: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实为第24个

前后节气:小雪,大雪,冬至

《孝经纬》:“小雪后十五日,斗指壬,为大雪,言积阴为雪,至此栗烈而大矣。”当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了壬的空间位置之时,就称之为大雪。

《历义蔬》:“大雪十一月节,月之初气也,言太阴之气以大,水凝为雪,故曰大雪。”大雪节气之名,直观表述了雪量大之意。正如古人所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雪往往下得比以往更大,范围也更广。

大雪三候

《和张仆射塞下曲》

唐代·卢纶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遯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

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大雪在物相治事中,表述水变雪从小发展至大的时间之数,空间之度,动态之信。

《类经图翼·卷一·运气(上)》:大雪:初候,鹖鴠 (hé dàn)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1

一候鹖鴠不鸣

复卦,初九。《周易·复卦》爻辞:“不远复,无祗悔,元吉。”《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震覆艮为鸟,故曰鹖鸟。震为鸣,初爻动,震变为坤,震象不成,故曰不鸣。”

大雪时候,鹖鴠鸟因天气寒冷,不再鸣叫了。鹖鴠这种鸟非常特殊,除了中国古代的这个鸟名以外,中国近代和海外也把它称为寒号鸟,或寒鸣鸟。下面这一段古籍中的文字,介绍了鹖鴠的知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进行研究。

《说文解字》曰:鹖似雉,出上党。禽经曰:鹖毅,鸟也,似雉而大,有毛角,斗死方休,古人取为勇士冠,名可知矣;《汉书音义》,亦然;《埤雅》云,黄黑色,故名为鹖,据此本阳鸟,感六阴之极,不鸣矣;若郭璞《方言》:似鸡,冬无毛,昼夜鸣,即寒号虫;陈澔与方氏亦曰,求旦之鸟,皆非也。夜既鸣,何为不鸣耶?《丹铅余录》作鴈,亦恐不然。

《淮南子》作 ,诗注作渴旦。《列子》曰:黄帝与炎帝战,以雕鹖为旗帜。续《汉书》:舆服志曰:虎贲武骑,皆鹖冠,以其斗死乃止,故赵武灵王以表武士焉。

【赋】魏陈王曹植鹖赋曰:鹖之为禽猛气,其斗,终无胜负,期于必死,遂赋之焉,美遐圻之伟鸟,生太行之岩阻,体贞刚之烈性,亮金德之所辅,戴毛角之双立,扬玄黄之劲羽,甘沈殒而重辱,有节侠之仪矩,降居檀泽,高处保岑,游不同岭,栖必异林,若有翻雄骇逝,孤雌惊翔,则长鸣挑敌,鼓翼专场,逾高越壑,双战只僵,阶侍斯珥,俯曜文墀,成武官之首饰,增庭燎之高晖。”

2

二候虎始交

复卦,六二。《周易·复卦》爻辞:“休复,吉。”《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震伏艮,艮为虎。或云震二爻纳寅,寅为虎。震为生,故曰交。”《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虎,猛兽,故《本草》曰,能避恶魅,今感微阳气益甚也,故相与而交。”

此时是阴炁(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炁(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

3

三候荔挺出

复卦,六三。《周易·复卦》爻辞:“频复,厉,无咎。”《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三爻动,卦变为明夷。互震伏巽,故曰荔挺。下离为见,故曰出。”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荔,《本草》谓之蠡实,即马薤也。郑康臣、蔡邕、高诱皆云马薤。况《说文》云荔似蒲而小根可为刷,与《本草》同。但陈澔注为香草,附和者即以为零陵香。殊不知零陵香自生于三月也。”

“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感到阳炁(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道家大雪导引养生法

大雪十一月节坐功图

陈希夷二十四气导引坐功图势

运:主太阳终气。

时:配足少阴肾君火。

坐功:每日子、丑时,起身仰膝,两手左右托,两足左右踏,各五七次,叩齿,咽液吐纳。

治病:足膝风湿毒气、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肿、烦心心痛、黄疸肠癖、阴下湿、饥不欲食、面如漆、咳唾有血、渴喘、目无见、心悬如饥、多恐常若人捕等证。

大雪节气养生要义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道医上素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所以冬属阴,要以固护阴精为本,从道医养生的角度出发,大雪节气也适宜进补养生。

大雪前后,人们会明显感到寒气的威力,一股寒风吹来,全身都凉飕飕的。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阳气内收,蓄积于内以御寒,因此,冬季养生重在一个“藏”字。

大雪节气阶段,主运客运都是寒气不及,两者相叠,则寒入骨髓,主气为太阳寒水,客气为少阴君火,冬季反温,两者交加,则表示的是寒热交替,甚是折腾。持续到2023年1月20日的大寒节气日为止。

《黄帝内经·六元正纪大论》讲到阳明司天之岁:“终之气,阳气布,候反温,蛰虫来见,流水不冰,民乃康平,其病温”。

所以称为“冬季反温”,症见热内蕴郁,具体的指导意义就是少吃油腻热烫以及煎炸烧烤品,及时舒解肠胃积食,特别是1--5岁的小孩,积食更是容易导致腹胀和发烧。

大雪节气阶段,寒邪更盛,四肢最需要保健,平时没有多少条件运动的人可以安排时间休闲散步来暖脚,实在没有时间的,可以用热水泡脚的方式来暖脚。冬季风寒天气多,膝盖、上臂、后颈等部位,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易受风寒,寒伤肾阳,故大雪节气期间多注意节制私生活,藏精益肾,在冬季如果不注意肾精维护,再强大的补品都弥补不了的。

大雪节气到来,意味着壬子月的月运到了,壬子月令,寒水通天彻地,于寒性体质的人更为不利,是比一般人更加需要保暖的,暖则不郁,经气畅通,少折腾。

特别提示的是,今年的大雪节气在终之气阶段里,主气太阳寒水(膀胱),客气少阴君火(心、肾),冬季反温,也就是说温阳不潜藏反而活跃,容易引发人的发热、出汗、烦躁、失眠等等现象。

对于日常冬汤,推荐一个小汤底:桂枝2,川芎2,知母2,白芍2,茯苓2,灸甘草2,菟丝子2,大枣3个(切开),单位克,如果有失眠的情况,可加酸枣仁2克。以上组配,用来做汤锅底(可加生姜几片),也可以单独饮用,代茶饮。大雪节气15天,连续用4天即可。

寒性体质者伴有或轻或重、不同程度的肝寒现象,其次加上冬季,再次加上壬子月令,寒气程度自身寒气更加容易被激发,临床表现有忧虑胆怯,倦怠不耐劳,四肢不温,脉沉细而迟等,中医的讲法是寒滞肝脉。肝的经脉络于外阴部,经过小腹,分布两胁,寒邪凝滞于肝脉,可使经脉挛急,症见下腹胀痛,牵引睾丸坠痛,并见肢冷畏寒,舌苔白滑,脉沉弦或迟等。治宜温肝散寒,经典的温肝散寒代表方如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具有温肝暖胃、降逆止呕之功,主治厥阴经头痛、胃中虚寒及少阴吐利等症。

1

顺以天时,静以养阳

《遵生八笺》曰:「仲冬之月,寒气方胜,勿伤冰冻,勿以炎火炙腹背,毋发蛰藏,顺天之道…君子当静养以顺阳生。」

起居调养宜早睡晚起,并要收敛神气。出门注意防风防寒,不要着凉。也不能过度取暖,腹部背部不宜艾灸,以免阳气耗散。静养是一种平淡恬静,却充满生命力的状态,如同掩埋在大雪下的种子和根须。

2

宜增苦绝咸,静摄以迎初阳

大雪是进补的上好机会,但不可太过或乱补,尤其今年终之气是阳明燥金在泉,是个燥冬,用性味温润的补品为好,以助阳气生发。如果平时就是阴虚、湿热、痰湿体质,这个冬天可能会不大好过了,稍补就就生「内火」:皮肤干燥、口腔溃疡、便秘……

还好,白萝卜可「消食祛痰癖」。好东西吃得多,吃下去用不完就上火生痰了,萝卜这时候就要用上。生吃清热化痰,熟食益脾顺气。特别是吃多了补品上火时,一杯白萝卜汁效果是最好的。

3

天寒补肾

既然今年是燥冬,补肾首选当然是黑芝麻了。黑色补肾大家都知道,但是还有锦上添花的一笔。在黑芝麻里稍加一些盐,就能「引药入经」,将黑芝麻的补益作用直接引到肾经,比单吃黑芝麻糊的强太多了。

黑芝麻对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的人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大雪节气养生九大原则

1

保暖护阳气

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大雪节气的特点是干燥,空气湿度很低。此外,衣服要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贴身,不使皮肤开泄汗出,保护阳气免受侵夺。夜晚的温度会更低,夜卧时要加多衣被,使四肢暖和,气血流畅,这样则可以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如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脑血栓形成等。

2

起居宜早眠早起

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调养宜早眠早起,并要收敛神气,特别在南方要保持肺气清肃。早晚温差悬殊,老年人要谨慎起居,适当运动,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3

养宜适度

所谓适度,就是要恰到好处。不可太过,不可不及。若过分谨慎,则会导致调养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劳作则怕耗气伤神,稍有寒暑之异便闭门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腻而节食少餐,如此状态,都因养之太过而受到约束,不但有损健康,更无法“尽终天年”。

4

养勿过偏

综合调养要适中。有人把“补”当作养,于是饮食强调营养,食必进补;起居强调安逸,静养惟一;此外,还以补益药物为辅助。虽说食补、药补、静养都在养生范畴之中,但用之太过反而会影响健康。

5

泡脚按摩

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

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6

要多喝水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

7

保持精神良好

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8

通风健脑

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9

喝粥调养

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营养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

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

大雪补得好,一年不受寒

俗话说“大雪补得当,一年不受寒”。说到进补,并非一味地吃昂贵的补品,而是在日常饮食中多加注意,滋养五脏,让人由内而外焕发光彩。

1

养心面色好

正常的面色应是红黄隐隐、光明润泽,而身体不好时面色表现为暗黄、灰土、苍白或黄斑。

心主血脉,心气旺盛、心血充盈,面色则红润而有光泽;若心气不足、心血亏虚,则面色苍白无华。

芪枣合汤能补血补气、健胃补脾、滋阴养肺,取黄芪15~30克、大枣10克、百合30克一起下锅炖30~40分钟,连汤带料一起食用,每周吃1~2次,对气血两虚的病人大有好处,能够缓解乏力、怕冷症状,也能够滋润皮肤。

2

护肝眼睛亮

冬季,空气干冷,眼睛容易干涩、流泪。肝开窍于目,肝藏血功能正常,眼睛就有神,若肝血不足,则双目干涩、视力减退。

由于女性生理特点,易出现血虚,更应该保护眼睛,在生理期时不要过度用眼。若肝血虚,就会视物昏花或夜盲;肝阴不足,则两目干涩。

枸杞山药粥能益肾健脾、养肝明目,准备枸杞20克洗净、山药50克去皮洗净切块、粳米100克淘洗好,一同煮烂即可。

3

健脾嘴唇润

一到冬季,很多人嘴唇、口角就会出现脱皮、干裂,甚至少量出血。道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气健运则口唇红润;若脾气虚,唇色则浅淡甚至萎黄。

因此,健脾是防止嘴唇干裂的关键。维生素缺乏会使嘴唇干裂更加严重,应当多吃蔬菜水果。

红枣山药粥能健脾补肾,老少皆宜,取红枣10枚洗净、山药50克去皮洗净切块、粳米100克淘洗干净,一同煮至软烂即可。

4

强肺皮肤滑

道医认为“肺主皮毛”,肺功能正常则可使皮肤滋润;肺燥时,皮肤则干燥、易脱皮。入冬后,肺易被干燥气候所伤,所以,入秋就该开始多饮水,帮助皮肤抵御干燥。

蜜饯百合有养肺润肤的功效,准备干百合100克洗净,加入150克蜂蜜拌匀,上笼蒸3小时,用瓷罐保存,每天早晚各服用1汤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