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余件、大部分首次展出!文学插图中有另一种阅读方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回忆,自己小时候被家中所藏古书上的插图吸引,开始对美术发生浓厚的兴趣。和他一样,许多人都是从插图中最早接触美、了解美,插图这种艺术形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审美。
(资料图)
近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品读文与画——中国美术馆藏文学插图精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
展览海报
展览展出馆藏名家经典文学插图作品138件/套(300余件),涵盖水墨、版画、水粉、素描等多种类别,涉及白描、工笔、拓印、布面拼贴、剪纸等多种表现形式,还展出了部分木刻插图原版。其中,大多数作品是第一次与观众见面,更有多件作品为首次全套展出。
自古有“画难画之景色,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的说法。虽说文学和美术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当文学作品和插图艺术相遇,却可以发挥各自特长,“图-文”相映,增强作品深度,提升艺术境界。
吴为山表示,一幅小小的插图,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道德美的追求,还有对中国历史进程中精神美的弘扬,更有对红色文化内涵理想美、信仰美的坚守。中国美术馆精心策划此次展览,希望能以小见大,引领观众从文学的角度进入绘画,从绘画的角度阐释文学,在比较观赏的过程中走进文艺的殿堂。
本次展览分为“画与诗”和“文之象”两个主题单元。第一个单元以文学体裁对插图作品进行分类展示,并节选部分原著文字内容和出版物辅助展出,营造阅读的氛围和环境。
第二个主题单元分“线的魅力”“黑白的节奏”“色彩的交响”“人物与场景的塑造”“语言的转换”5个部分,展示美术家们如何通过造型语言去表达、扩展、延伸原文的内涵。
除此之外,展览特别设置“画中的革命经典”“红岩”和“国外文学插图精品”3个专题板块,在展现插图艺术魅力的同时,带领观众回到文学作品陪伴的时刻,走进文学与美术的殿堂。
展览呈现在中国美术馆一层2、4、10、11号厅,展出至12月24日(周一闭馆)。
部分展览作品:
子夜 (原著 茅盾《子夜》) 叶浅予 插画 38×27cm 1957年 中国美术馆藏
四世同堂 (原著 老舍《四世同堂》) 丁聪 插画 23X18.5 1979 中国美术馆藏
登记 (原著 赵树理《登记》) 力群 插画 14×15.5cm 1957年 中国美术馆藏
小二黑结婚 (原著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罗工柳 插画13.9X10.9cm 1946年 中国美术馆藏
狂人日记 (原著 鲁迅《狂人日记》) 彦涵 插画 26X20.4cm 1983年 中国美术馆藏
阿诗玛(原著 彝族撒尼人经典传说《阿诗玛》)黄永玉 插画 21×15cm 1956年 中国美术馆藏
小萝卜头的梦(原著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牛文 插画 35.7x27.5cm 1961年 中国美术馆藏
边城 (原著 沈从文《边城》) 黄永玉 插画 21×30cm 1946年 中国美术馆藏
藤野先生(原著 鲁迅《藤野先生》) 白敬周 插画 19×29.5cm 不详 中国美术馆藏
西游记(原著 吴承恩《西游记》) 古干插画 41×32.5cm 1983年 中国美术馆藏
罪与罚(原著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刘岘 插画 10x9cm 1935年 中国美术馆藏
第二性——女人(原著 西蒙娜·波伏娃《第二性》) 刘三健 插画 29×26.5cm 年代不详 中国美术馆藏
旧书店的主人(原著 斯切潘·兹威格《旧书店的主人》)阿列克塞·伊里奇·克拉甫钦珂(苏联)插画 15.5×10.2cm 年代不详 中国美术馆藏
诗歌插图(原著 海子诗《月光》)李小光 插画 25×50cm 2009年 中国美术馆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