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热议:坦洋工夫茶非遗传承人林鸿:精制工艺成就世界名茶

来源:封面新闻 2022-12-01 22:51:42

坦洋工夫茶非遗传承人林鸿:精制工艺成就世界名茶

封面新闻记者 郝莹


(相关资料图)

2022年11月29日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一轮项目评审在摩洛哥举行,经第17届常委会评审通过,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福安市坦洋工夫茶为代表的红茶制作技艺也名列其中。

12月1日,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林鸿接受封面新闻采访,介绍了坦洋工夫茶的“工夫”和历史。

图源福安市茶业协会

十二道精制工艺,工夫蕴藏其中

工夫茶的精髓便在于其制作工艺,坦洋工夫的制作主要分为两部分,初制和精制。

初制由茶农完成,将采摘的鲜嫩茶叶,加工制造成茶坯,成为毛茶和传统制茶工艺相同,坦洋工夫也需要经过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流程。而使它的外形、口感、色泽与众不同的,是将毛茶制成成品茶的精制流程。

传承人林鸿介绍“工夫茶的工夫就在于精加工,精制共有十二道工艺,费时费工。”

复火、吊筛、三平、三抖、枫㭠、飘筛、撼盘、拣剔、补火、拼配、匀堆拼和、装箱。繁杂的流程才是工夫茶技艺关键所在。为了使茶叶的外形特征整齐、均匀、三平、三抖两道环节还需要反复进行,三平分为分筛、撩筛、捞筛,三抖要有初抖、复抖、紧门。“工夫就体现在这里。”林鸿说。

经十几道精细制作,最初的毛茶被加工为成品茶。精制后的坦洋工夫,外形条索紧细匀整,色泽乌黑、油润有光泽,茶汤汤色红亮、透明带金圈,口感香气鲜爽,滋味醇厚,叶底软嫩、红亮匀整。特征鲜明,品质上佳。

图源福安市茶业协会

远销西欧的历史名茶

在产茶历史悠久的福建省福安市,坦洋工夫是其中最为著名的红茶,上个世纪便名扬海外,畅销英国、荷兰、法国、日本、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坦洋工夫最早是由坦洋村的人创制的,1851年(咸丰年间),他们在小种红茶的制作基础上改进、简化,创制了坦洋工夫红茶。”目前,坦洋工夫的制作工艺,传承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

早在明洪武四年(1371年)就有坦洋人人工培育了坦洋菜茶的记载,相传,当地茶农从野生丛林中发现一株神异的古茶树,该品种具有耐酸,耐寒,耐旱等特性,因为这种茶树叶大如菜叶,所以当地人就称为“菜茶”,即如今人称的“坦洋菜茶”。坦洋菜茶作为坦洋工夫茶的原料,为后期坦洋工夫的试制奠定物质基础

1896年是坦洋工夫出产最高的年份,一年出产了3万多担,后来年均出口量也均在一万担以上,大多经过广州销往西欧等地区。在1915年,坦洋工夫还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凭借自己的精制外形和精湛工艺,在博览会上获得金牌奖章,奠定了作为民族品牌和世界名牌的历史地位。“当时欧美地区写函,直接写中国坦洋,就可以寄到坦洋村。”林鸿介绍。

福安境内,白云山麓,小小的坦洋村因一种红茶盛极一时,“最辉煌的时候,坦洋村有36家茶行,一个小小的村子,目前姓氏有六十多个,说明当初商贸云集,有各路人马来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