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视野】“泥塑之乡”的非遗记忆:用泥土捏出“人间百象”
湛江吴川被誉为“泥塑之乡”,每逢元宵,大批泥塑艺人不约而同的涌现,就地取材,正是近距离感受“点石成金”传统技艺的好时机。各式各样的大型泥塑,布满大街小巷,周边许多人慕名而来。从石头中流出的温柔泥土,在泥塑艺人一双巧手中捏造出人生百态,也留住了传统记忆,湛江城市文化的灵魂就寄宿在这泥土的造化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吴川泥塑作品。
工于器:让非遗文化重获新生
随着城市发展,坐落在赤坎古码头旁的一幢旧民房本应被日新月异的新兴城市景观逐渐抹平。直至2019年,在湛江市文广旅体局的指导下,经市文化馆努力打造 ,让这幢旧民房化身“湛江记忆”非遗主题博物馆”,囊括湛江市70多个非遗项目的保护成果。
“湛江记忆”非遗主题博物馆
展馆面积仅293平方米,共三层。虽能够使用的空间有限,但一件件具有湛江特色的泥塑、石狗、傩舞面具等展品井然有序的摆放在馆内,顺应了当代人简约大方的审美观,仔细观察其布局走向便能知晓设计者的用心。
吴川飘色“杨家将”。
展馆虽小,但是浓缩了这个城市的专属文化印记。漫步其中,活灵活现的吴川飘色吸引眼球,造型独特、绚丽多彩,将力学与美学完美结合。一个又一个造型各异的泥塑凝聚了生活的片段和艺术想象,呈现舞蹈动态造型的《傩舞“考兵”》动作考究、步伐奇特,展现沿海渔村晒鱼忙独特风景的《晒咸鱼》,等等泥塑作品跃入眼帘,从泥塑里迸发出厚重的历史文化感与蓬勃的创新力。
湛江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叶碧波向我们介绍,泥塑内容大多取材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及民间传说的片段,贴近生活,更具有乡土特色和时代气息。以前,吴川泥塑只在湛江元宵期间才会出现,泥塑艺人们在春节前便会开始构思泥塑的形象、主题。如今,吴川泥塑走出时空的限制,以更灵活和创新的姿态走进大众的视线。
匠于心:刻画出有温度、有情怀的作品
相传,吴川泥塑在唐末宋初是由石湾陶艺传入吴川梅菉后演变而成。直至明朝初年,这里的乡民不满皇帝派官吏四处选美,便在闹元宵时捏制泥塑,将皇帝、皇后的形象塑造成鬼一般丑陋,并称为送“泥鬼”。此后,梅菉在元宵期间便普遍开展泥塑的展览活动,泥塑造型多变,多取材于传统戏曲、喜庆风俗等片段,如《木兰从军》、《穿令》等等。
泥塑作品《穿令》。
“湛江记忆”非遗主题博物馆中便展有《穿令》,是一件全身等比例缩小的泥塑作品,其中人物呈半蹲状,手执实心、尾部呈针状的令箭,由一边脸颊穿过至另一边脸颊且面色如常,观者仿佛身临现场般获得惊险而又神秘的体会。除此以外,馆内还有如《洪拳》等许多巧夺天工的泥塑作品让人应接不暇。
泥塑作品《洪拳》。
成于事:每个人都是非遗的践行者、传承者、受益者
“泥塑并不是永久的,只有元宵期间会展示一段时间”,叶碧波向我们说明,受制于当地的习俗,当地群众往往在元宵节过后便将泥塑摧毁,因此许多造型精美,具有历史价值的泥塑作品难以留存于世。
但好在当前吴川泥塑的传承人的队伍正在不断扩大。叶碧波说,“吴川泥塑传承队伍还是比较大,年龄梯度也较为完整,在湛江多地都能见到各大传承人的泥塑作品。”这些传承人们,一部分潜心研究雕刻的技艺,一部分将非遗文化带入校园,开办系列讲座……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体验及领悟到吴川泥塑这一传统艺术存在的意义。泥塑艺人年复一年的不断塑造新的泥塑形象供大家观赏,同时也吸引了大批年轻的美术爱好者来到吴川并学习技艺。
“时无重至,华不再阳”,吴川泥塑历经千载,在传承的道路中不断浴火重生,成为这座城市的见证者,定格着湛江的历史时刻,凝聚着湛江的传统记忆。
文/图:南都记者 李行 丁治加 实习生 吴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