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聚焦!<span class="original-logo">原创</span> <span class="title-info-title">瀛奎律髓37·卷12 秋日类,同是吟秋,赵嘏刘禹锡精神状态不同</span>
前言
昨天欣赏的是几首杜甫秋日类七律,方回在这一卷选录了三十首七律,今天欣赏两首唐诗和两首宋诗。
赵嘏的《长安晚秋》和刘禹锡的《始闻秋风》都是唐律的名篇。二者一苦闷、一高亢,是两种不同的精神状态。
林逋是隐士,《秋日湖西晚归舟中书事》自然崇尚归隐,是出世之心。欧阳修有济世报国之志,《秋日与诸公马头山登高》反映了入世之心。
(资料图片)
一、赵嘏 长安晚秋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净,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会昌四年进士及第,曾担任渭南尉。这首诗令杜牧折服,给了诗人赵倚楼的美称。五代王定保 《唐摭言·知己》记载:
杜紫微览赵渭南《早秋》诗云‘残星几点鴈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吟味不已。因目嘏为赵倚楼。
诗人常因作品而得雅号,例如郑鹧鸪、张孤雁、贺梅子、梅河豚、张三影、谢胡蝶等。
这首诗首联总写,景中含情。颔联、颈联则分写具体秋景,景物的描写往往有远近、高低、大小等等变化。尾联抒情,羡慕归隐之人。
这是一首货真价实的吟秋佳作。
二、刘禹锡 始闻秋风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刘禹锡总是充满了斗争精神,看不到凄凉悲苦的情绪。
首联说昔日秋天和你离别,今年秋天我又归来。句中不用秋字,而是用两个意象来代表:黄菊、玄蝉。
这里用拟人的方式写秋风归来。
颔联抒情,主语变成了诗人,五更时分,听到了秋风(题目:始闻秋风),对镜感慨,风霜改变了朱颜。
颈联似乎有点突兀,怎么突然出现写马和鹰了呢?这里有两个含义,第一,这首诗写秋风,5、6两句指秋风吹过战马和雄鹰的状态,还是不离主题的。其次,马和鹰这两个意象,代表了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尾联要注意,为君扶病上高台,我又变成了诗人,君成了秋风。我为了秋风的到来,拖着病体登台迎接。
这首诗中首联有君我,尾联有君我。颔联我感受风,颈联马和鹰感受风。角度不停地变换。
三、林逋 秋日湖西晚归舟中书事
水痕秋落蟹螯肥,闲过黄公酒舍归。鱼觉船行沉草岸,犬闻人语出柴扉。
苍山半带寒云重,丹叶疏分夕照微。却忆清豀谢太傅,当时未解惜蓑衣。
这首诗,和刘禹锡的秋风诗有相似处。首联扣题,有写景和叙事,说明秋日归来。颔联也写了鱼、犬两个动物意象。
颈联则写景物,尾联用谢安的典故,表示对于归隐生活的喜爱。未解惜蓑衣,不懂得爱惜蓑衣(代表归隐生活)。谁未解呢?当年谢安为了事业,抛弃了这种生活,再也没有机会归隐东山了。
林逋(968-1028年),字君复,归隐于杭州西湖孤山,自称"梅妻鹤子",是北宋著名的隐士诗人。
颔联两句的句法有些复杂,简化即:鱼(觉船行)-沉-(草)岸,犬(闻人语)-出-(柴)扉。这种句法,每一句也可以看作两个句子形式,第二句子形式个省略了主语:鱼觉船行+(鱼)沉草岸,犬闻人语+(犬)出柴扉。前4字是后3字的原因。
四、欧阳修 秋日与诸公马头山登高
景祐四年(1038年),欧阳修从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转任乾德湖北省老河口市)县令。第二年秋天,欧阳修登马头山作了这首七律:
晴原霜後石榴红,佳节登临兴未穷。日泛花光揺露际,酒浮山色入樽中。
金壶恣洒毫端墨,玉麈交挥席上风。惟有渊明偏好饮,篮舆落落一衰翁。
颔联句法与上一首林逋诗的颔联有些类似:
日(泛花光)-揺-露际,酒-(浮山色)-入-樽中。
日泛花光+(日)揺露际,酒浮山色-(酒)入樽中。
尾联也相似,用陶渊明的典故,说陶公只是好饮的老翁而已。当时的欧阳修年仅31岁,虽然收到贬谪,但事业心依旧,对未来充满了期望。
林逋出世,欧阳修入世,在两首诗的尾联可以看出区别。
结束语
本文的四首诗,虽然都写秋景,但是理想不同、精神境界也不同。刘禹锡和欧阳修诗中,都有一种正向的精神力量。赵嘏仕途不顺,诗中充满了苦闷,而林逋则是真正的隐士,超脱了普通文人的苦乐悲欢。
结束时,依照惯例作七律一首为今天作业,七律《秋日游世园会》:
草尚芊绵枫欲红,凭栏四望兴无穷。鸟归山岫云烟里,花落池塘柳影中。
曲径空亭人寂寂,溪桥斜照苇丛丛。枕前曾觅桃源梦,眼底风光岂不同。
@老街味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