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速读:诗词大会考李白的经典情诗,难住64人,康震赏析不了求助王立群

来源:鬼鬼说历史 2022-08-26 15:51:04

笔者还记得,几年前第一次看诗词大会时,总觉得这个节目火不了,毕竟不过就是一堆人在台上比谁更会背诗,能有什么意思?看了几期后,我才发现自己错了。我小看了古代的才子们,也小看了他们的作品。为何这么说?

大家且看诗词大会中出现的这些题:"青青园中葵"中"葵"的意思,原来不是向日葵,而是一种野菜,我说为什么向日葵会是青色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的"阑珊"是灯火昏暗的意思,并不是灯火通明。"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中的班马,不是李白把"斑马"写错了字,而是指离群的马。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除此以外,因为看了诗词大会,我还知道了《将进酒》还有更狂的版本,杜甫也有过很调皮的时候,李白也曾怂过。总之,每一期诗词大会,都让观众们长了不少知识。

一:一道长知识的题

本期笔者要和大家说的,也是一道很长知识的题,这道题连台上的几位导师都觉得难。大家请看: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中的"捣衣"是在干什么?

A.洗衣时用木杵在砧上,捶击衣服,使之干净

B.用杵在砧上捣衣料,使之柔软,便于裁衣

C.唱《捣衣曲》以思念远方的亲人

此题一出,台上的小选手就不淡定了,她表示这首诗自己会背,但是从来没有想过其中的"捣衣"是什么意思。其实她的话说出了很大一部分观众的心声,这首诗确实很多朋友都是熟悉的,毕竟它是李白的经典情诗之一,李白一生写过的情诗本来就不多。

当时小选手选的答案是A,但正确答案应该是B。百人团100个人中,也有64人答错了,这样的错误率也是比较少见了。

二:康震求助王立群

大家错了这么多,台上的导师自然要好好讲究一番。本来每一道题出来,康震老师都是十分积极的,但这次他却说:"这题答错一点都不能怪选手,咱们都没干过这个活儿,还是请王老师给我们讲一下"。不得不说康震老师确实耿直,自己解析不了不会藏着,会很直接地请教,毕竟论对历史的了解,王立群更在行。我们先来看看原诗:

《子夜吴歌.秋歌》(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王立群听完康震的说法,也表示选手们答错是正常的。在他的讲解中,我们才明白原来唐代以前普通平民穿的是麻,只有有钱人才能穿上更软的丝绸。但是麻布太粗糙,不好穿也不好缝制,所以大家会把它们放在砧上捶打,这就是捣衣。也就是说,捣衣是缝制衣服前的一个过程。到了宋朝之后,布料越来越流行,捶衣的情况也就越来越少了。所以我们在宋词里,看到捣衣二字的情况不多,但在唐代及以衣,很多诗文里都出现了这个词。

三:有必要对一个词了解这么多吗?

这道题说到这,很多朋友都会有疑惑:捣衣只是这首情诗中的一个词,有必要对一个词了解这么多吗?只要懂此诗的大致意思,不就行了,何必抠字眼!

听起来这话确实是没错,但李白这首诗,如果不理解"捣衣"的意思,就肯定无法真正理解诗的意思。

百人团中64人答错,很多人都选的是A,认为捣衣是洗衣服。如果这样想,那显然不太符合常理了。千家万户的女子们,为什么白天不洗衣服,非要深更半夜看不见的时候,一起洗衣服。那时候还没自来水,很多人还要去河边。再则,这是一首闺怨诗,丈夫都不在身边,那洗衣服也就不是替他洗,这捣衣的举动也就和相思无关了。只有真正明白了捣衣的意思,才会理解女子们是为了给在外的丈夫制作守边的衣服,秋天了,天气凉了,她们想到丈夫会冷,所以才会连夜捣衣。这与后一句"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就接上了。

所以,只有理解了捣衣的衣服,这首诗才算真正的读懂了,不然怎么看它都是不合理的。当年诗仙李白,就是刻意截取了万户捣衣这一场景,把一般诗人笔下的哀怨闺情诗写出了别样的大气,这就是诗仙与一般诗人的不同。这就跟只有明白了"青青园中葵"不是指向日葵,才能理解诗境是一样的。品读诗词,就是要把每一个字都理解清楚,才不会有误区。大家还知道哪些诗词中的名句,平时被我们误读了呢?欢迎讨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