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焦点:二流文人的超水平发挥,7句7个镜头7幅山水画,无一句不是比喻
几千年文坛,许多经典的诗词作品,就像老酒一样越品越香。它们的作者也跟着作品一起名垂千古,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人,今天依然为人们所熟知。但也有一些文人,虽然也有传世佳作,却诗红人不红,比如写下“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林升,除了这首诗外,对他的生平事迹我们一无所知。
(资料图)
不仅唐宋时如此,历朝历代其实都有这样的情况,有些小文人虽然未能站在那个时代的巅峰,却依旧偶有超水平发挥之作。本期笔者要介绍的这位文人是来自元代的文学家周德清,很多人或许不太熟悉,但他也算是名门之后,其先祖周敦颐曾写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样的名句。
出生书香门第,周德清虽从小就颇有才气,但在当时也只能算是个二流文人。本期要介绍的这首小令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都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但周德清这首小令不仅“令中有画”,而且还是7幅画,这7幅画又能组成一幅绝美的秋景图,十分惊艳。下面就来和笔者一起走进这首二流文人的超水平发挥之作。
《塞鸿秋·浔阳即景》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
塞鸿一字来如线。
这首小令是作者秋天登临浔阳楼时即兴之作,虽然只有短短7句,但却像7个分镜头一样,描绘了7幅山水画,更难得的是这7句无一不是比喻。随便拎出一句其实已然很是唯美,合在一起更是将浔阳楼周边的美景描写得淋漓尽致,就像一部电影在我们面前铺展开来,既有动态的变幻,也不失泼墨画之美。
首句写长江滚滚而来之势,以白色的绸缎比喻长江,再加上“万里”的数量词来形容它的长度,令全文一开篇就够惊艳。第二句用“青如淀”来形容连绵的群山也是妙笔,同时“数点”的使用也写出了山的灵动。第三句写江上的帆船,“疾如箭”写出了船速之快。第四句则写山上的清泉,泉水从峭壁上飞奔而下、势如闪电。在这4句中,诗人共用了“万里”、“数点”、“几片”、“千尺”共4个数量词,笔力雄放,气象万千。
接下来的三句,写的是傍晚时的情形。晚霞渐渐褪去,新月初现,“变露”和“初学扇”两个比喻也是恰到好处地点明了时间的变化。最妙的是最后一句,一字排开的大雁远远望去就像一串银线从远处飘来,“一字来如线”的落笔十分大气,令人回味无穷。
纵观这首小令,全文起得惊艳、落得大气,通篇无一句不是比喻,而且每个比喻都用得十分贴切。与周德清的其它作品相比,这确实是他的超水平发挥了。陆游曾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或许正是浔阳的秋景太过惊艳,才能让周德清有这样的妙作吧。这首小令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