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速递:古人没空调,咋度过炎热的夏天的?这些诗词中就能看出来

来源:小布点西瓜 2022-07-27 16:56:56


(资料图)

原标题:古人没空调,咋度过炎热的夏天的?这些诗词中就能看出来

每当酷热的盛夏,我总会想起《水浒传》第十五回中的一首诗:“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在古代,农民因受官府和地主的盘剥,倘若遇到夏旱无雨,境遇真是悲惨;公子王孙尚可摇扇纳凉,农民连这点儿福气也没有。不过在经济、科技均不发达的年代,面对盛夏的酷热,即使是有钱有势的人家,也只能摇动纸扇、葵扇或蒲扇,觅得一些人造凉风驱暑,远没有今人幸福。

资料图 王金辉 制图

与春诗相比,描绘夏日生活的古今诗词就要少多了。一到“苦夏”,终日汗湿衣衫、昏昏欲睡,人一慵倦,写诗的兴趣大减,古今皆然。宋代的王令有诗云:“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极写夏日的酷热。宋代的杨万里则在荷花池里看到了植物像人一样燥热难耐:“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尽管微风拂拭,晚荷依旧热得躲在绿伞似的荷叶下偷凉,这个生动的比喻,把荷花怕热的状态展现得栩栩如生。大自然里野田枯焦、塘坳蒸腾,城市里更是热浪滚滚,元代的释英有诗曰:“六月山深处,轻风冷袭衣。遥知城市里,扑面火花飞。”古代城市的热度都能溅出火花,如今被高楼大厦包围的城市,热岛效应可想而知。古人用生花的妙笔勾勒出一幅《盛夏烈热图》,使我们更加真切地体会到夏日的痛楚。

尽管夏日又热又潮,仍然阻挡不了万物的茁壮成长,庾信的《奉和夏日应令诗》云:“朱帘卷丽日,翠幕蔽重阳。五月炎蒸气,三时刻漏长。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开冰带井水,和粉杂生香。衫含蕉叶气,扇动竹花凉。早菱生软角,初莲开细房。愿陪仙鹤举,洛浦听笙簧。”热浪笼罩大地,生灵不惧骄阳,麦子、黄梅、芭蕉、翠竹、菱角、莲花欣欣向荣,还有仙鹤起舞,笙歌悠扬,好一片充满生机的盛夏佳境。

当然,人类不会被动地让酷热吞噬自己,一直想方设法与其抗争,为避暑纳凉而奋斗。到深山老林、江海大河寻凉固然有效,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做法太过奢侈,要耗费不少金钱和时光。而在有空调的房间里躲避烈日烘烤,时间一长恐对身体不利,且要消耗大量能源,也不环保。其实古人早就认识到了人的心情、心理与耐热、减热有直接的关系,谚语“烦躁更添热,心静自然凉”“不怒百神和畅,不恼心地清凉”,点明了心静与天凉的辩证关系,是极其珍贵的人生总结与保健经验,也是对抗酷热的良方。人们经常提到的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那首《销暑》,堪称古人心静减热的经典之作:“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白居易从实践中领悟到了“心静自然凉”的奥秘,用这种最经济的办法纳凉消夏,极有成效。他还曾提及禅师不出房门却不感到酷热的原因,正是“心静自然凉”:“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如果我们都能领悟到“心静自然凉”这个朴素、浅显的道理,少一些贪欲,多一点慈悲;少一些争斗,多一点互助;少一些狂躁,多一点雅静,就会提升境界,知足常乐;在如此宁静的氛围里工作、生活,酷热之感自消,这样就可以少开空调、电扇,只在必要时挥挥扇子,清风徐来,顿感清爽舒泰。毕竟低碳环保的夏日,是有益于全人类的。

(原标题:心静自然凉)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21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