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山西农民张喜才:苦练书法50年,八年抄完四大名著,被批无意义

来源:丑丑鱼游戏 2022-06-23 05:50:20

原标题:山西农民张喜才:苦练书法50年,八年抄完四大名著,被批无意义

前言

琴棋书画,是我国古代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准之一,是一个人才能的表现。


(相关资料图)

《广陵散》的绝唱,直至如今都令人感慨不已;而《清明上河图》,亦让人惊叹北宋的繁华与张择端对其庞大工作的塑造;王羲之的墨池,使得他成为中国行书第一人……

在中国古代社会,琴棋书画,是每一个文人才子所追求的技艺,是他们风雅的一种表现。

然而在现代社会之中

,且不说难出一位书法大家,电视剧中关于中国古代乐器的正确使用方法都没有时间研究,

快节奏的时代,使得慢生活成为一种奢求,亦使得中国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只能浮于表面。

对于年轻人而言,时间如今只能是挤出来,但对于退休的老人而言,或许又有另一种生活方式。

老农醉心书法,八年抄完名著

书法于我们而言并非一个陌生的字眼。现今大学不仅有书法选修课,于大部分师范生而言甚至是必修课,但实际上能够潜行用毛笔写下几个字的人并不多。

虽然小学兴趣班兴起,

但实际上,书法始终是以一种高端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而不是一种普遍的兴趣。

对于一种事物的一时心动叫做喜欢,长久的坚持才叫做兴趣与爱好。山西一位叫做

张喜才的农民,对书法便有极深的热爱之情。

2019年,苦练书法50年的他,以自己的兴趣为突破口,为100周岁的新中国献出了一份特殊的贺礼。

那是一本本写满小楷的“书”,全部由自己所裁的毛边纸装订而成,152本书,367万个楷体小字,组成了我国最经典的四大名著。

张喜才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农民,生于五十年代的他,在那个贫瘠的年代里,连小学都没能读完,就十分懂事地选择了辍学,帮着父母一同操持家计。

四年的学习生涯,只是让他成为了一个稍微识字的农民,并未在那个年代改变他的命运。但也是

仅仅四年的学习生涯,让他产生了一个得以坚持一生的爱好。

辍学之后的张喜才,仍然渴求获得知识。于是,在帮助家里干活的时候,他总是会在空隙中用木炭或者树枝书写曾经在学校习得的为数不多的文字。

长此的举动,使得他对“书写”产生了兴趣,并由此倾心于书法上。

成年之后,张喜才进入了部队,开始正式接触毛笔和书法,而后便再也停止过。

退休之后,张喜才和其他老人一般,喜欢在外面逛逛。但不同于别的老人练太极、打牌等娱乐活动,他总是喜欢拿着毛笔就着社区的水在地板上写字。一次两次或许是新鲜,但时间久了便有人觉得他的行为属于乱涂乱画。

外面的天地拒绝了他,他便再次回到了家中的一方天地之间。

不久以后,一个契机让他产生了抄写四大名著的想法。

一次,他跟随旅游团出国旅游,在那里他发现国内很少有人练习的书法,在国外反而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

回国之后,张喜才萌生了要为众人留下什么的念头。

但是小学文凭的他,无法用书法为众人留下惊世骇俗的言论和著作,最终选择了抄写古人留给我们的著作。

抄写四大名著是一个极为浩大的工程,在他之前也有人用毛笔抄写过名著,但仅一本《红楼梦》就耗费了他十年的时间。

为此,当张喜才做下抄写名著的决定之后,就先将抄写的笔墨纸砚备得差不多,而后便开始动笔抄写。

从2011年到2013年,历经两年多的时间,《红楼梦》在七十多岁的张喜才笔下完成。

这本名著,在张喜才的笔下被分成了六十本书。

而后,他又继续其他三本名著的抄写工程。年迈的老人,靠着自己对书法的爱好以及内心信念的坚持,于2019年完成了这项漫长而浩大的工程。

此时,他的房内接近四分之一的空间都被用来存放那些自己用毛笔一笔一划抄下来的四大名著。看到完工的那一刻,伏案八年的老人不禁露出满足的笑容。为了分享这份喜悦,他的家人将这些“书”发到了社交平台。

然而,这份成功与喜悦,并无法让所有人为其庆祝,反而出现了许多质疑的声音,

甚至有人说这种做法毫无意义。

饱受批评,坚持初心

张喜才的手抄书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他也成了所谓的“网红”人物。然而,随着敬佩的声音变多,质疑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有人说,张喜才的小楷字并不能称其为书法,不过是业余爱好者的水平罢了;也有人说,张喜才的做法,不过是将大量的时间耗费在没有任何意义的活动之上……

八年的坚持,八年的一笔一划,在众人的口中成了一种“书法鉴赏”或者直接以看得见的“价值”来进行讨论。

张喜才的初衷,便是将自己的爱好坚持下去,而他从未受过专业的书法训练,自然无法使自己的字达到书法大家的水平,更不用说自成一种风格。

但坚持自己的爱好,就该被否定吗?

世界上的王羲之、达芬奇都不过寥寥几人,这样来说的话,书法绘画应当与我们普通人没有任何关系才对。

而涉及到价值,则更加暴露当下生活之中,所追求的眼下的利益。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一直在强调,却总是无法做到真正正视,其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它所耗费的时间与所形成的收益并不成正比。

这种收益,必须是现下的、能够与金钱挂钩的收益,而精神上的满足并未被包括其中。

那些耗费大量时间看不见实际效益的行为,往往被批判为无用,没有意义。那么,活着的意义,生存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尾声

在纷杂浮华的当下,潜心坚持一项自己的爱好,何尝不是一种意义。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