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资讯!如何理解 唐人 宋人尚意,唐人书法尚法是什么意思
原标题:如何理解 唐人 宋人尚意,唐人书法尚法是什么意思
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所以学习唐人书法与宋人书法的最大区别就在一个法字和一个意字。
【资料图】
学习唐人书法特别是楷书,法度非常的严谨,因此学习唐人书法时可以以形写形,错误也不会很大,基本能搭建起来。
但学宋人书法就不能只看外形了,必须以意来写,要写出宋人的意,这就需要你多读帖多理解,而不能以一种法度来审视了。
法度的东西外表是可以呈现的,而意韵的东西是内在的,没有一定悟性或文化底蕴就比较难学好。所以唐人书法适合初学,所以上手,而宋人书法则不适合初学,刚开始是很难理解其中的意蕴的。
我们看看“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的书法,都富有一种禅境,或许也因为他们除了饱读书诗外还经常参禅的缘故吧,所以他们书法的境界都非常的高,其书法的意境都妙不可言,因此,学宋人书法,你得从意象入手,而不能像唐从书法那样从实象入手。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从宋人书法中去感知其意蕴呢?方法就是从作品的笔画的流动中去重叠自己运笔形成这种形状和韵律吋的感受。
这里嘉强强调的是“感受”,你必须去感受到宋人书法用笔的意象,意在笔先,最后笔在纸上是以“意”为引导的,而不能只是关注结构,因此我们要多读多看多体悟,嘉强认为写好宋人书法看比写还重要,假如你看不出其中的意象,肯定也是写不出来的。
学唐从书法我们可以从具象的架构来学习,比如欧阳询的结构就坚不可摧,一笔也动不得,假如你学宋人书法也是如此从具象造型上进行学习的话那就是完全走偏了,最后就只得一副架子,完全没有“意”的存在了。所以一定要明白图像和意象的区别,要学会从图像中读出意象来。
很多人理解“意在笔先”中的“意”是有偏差的,认为就是动笔之前要先构思打草稿的意思,其实这个“意”更是一种想象力、一种心境、一种意韵。
你在动笔之前要先让你的身体有一种意识在流动,这种意识不只是字形上笔画、结体、造型、疏密这些东西,更重要的是你的的“心流”,先营造一种意境、氛围,把情绪带动起来,而不是干巴巴地单纯地在为写字而写字。
用苏东坡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我书意造本无法 ,点画信手烦推求”,意思就是我写书法多重意境的营造而无定法,一点一画之间信手拈来,而不推敲苛求。
说的是书法重意不重形,意境的培养为先。这也可以说是宋人尚意书风的宣言,摆脱唐人书法在点画的刻意,而追求一种不拘的书写状态。
宋四家对书法的“意”是有开创性的,苏轼说:“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块也。” 黄庭坚说:“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米芾说:“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
那么,唐人的书法就没有“意”了吗?当然不是,只是唐人的“意”是比较具象的,而宋人的“意”是比较抽象的。苏轼对此也说过:
“颠张醉素两秃翁,追逐世好称书工。何曾梦见王与钟,妄自粉饰欺盲聋。有如市倡抹青红,妖歌嫚舞眩儿童。谢家夫人澹丰容,萧然自有林下风。天门荡荡惊跳龙,出林飞鸟一扫空。为君草书续其终,待我他日不匆匆。”
苏轼崇尚的是晋人的韵味,不喜欢唐人露骨的造型,所以他说“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而且他对死用功是批判的,认为书法要写出胸中气就必须多读书多游历,“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就是他这层意思的具体表达。(陈嘉强/文)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所帮助,点点关注,学习书法不迷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