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担任过孙中山的秘书,创作一部《水浒》续书,令梁山走向分裂

来源:牛二荒野居 2022-03-18 09:34:22

原标题:此人担任过孙中山的秘书,创作一部《水浒》续书,令梁山走向分裂

《水浒传》是一部歌颂我国古代英雄传奇事迹的章回体长篇巨著,在四大古典名著中独具特色,成为广大民众喜闻乐道的经典小说。与此同时,该书也引起了不少文人续仿、创作的兴趣。据不完全统计,从明末到民国时期,有关《水浒传》的续书就有十三部之多。其中,由程善之续写的《残水浒》,就是当中非常具有特色的一部作品。

该书的作者程善之,经历曲折、传奇。程善之,字庆余,清光绪六年十月二十七日(公元1880年11月29日)出生于南京的一户官宦之家,祖籍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早年曾在南京、秣陵短暂居住,后寄居扬州。他的父亲程桓生是清末官员,博学多识、操履廉洁,曾跟随清末名臣曾国藩多年,深得器重和提拔,历任广西桂平知县、江西盐务按察使、两淮盐运使等职。甲午之战后,程桓生深忧国体,在府中忧郁成疾,七十九岁撒手人寰,被追赠荣禄大夫。程善之的母亲叶氏是程桓生的侧室,也是一位知书识礼的大家闺秀,于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病逝。

程善之因幼年时体弱多病,曾跟随当地武师李叟学过武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三岁学识字、十岁学文史、十四岁学击剑,十六岁便补博士弟子员。父亲病逝后,他邀请同道结社讲学,研究历代政治,并在扬州府中学当过多年教师。革命浪潮席卷中国后,程善之毅然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在此期间加入了南社,以犀利的笔锋和文学作品提倡民族气节、反对清王朝的压迫和腐朽统治的主题被誉为“南社巨子”。

辛亥革命时,程善之曾担任过《中华民报》的编辑,并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出任孙中山的秘书,参加了讨伐袁世凯的战役。此后,他返回扬州,在美汉中学任教,继续从事着教育事业。在此期间,程善之不仅潜心文学创作,对国家大事也十分关心,对学生们发起的民族运动给予了大力支持。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他在扬州倡导成立了学生会,组织扬州学界声援五四运动,之后在五卅运动中也曾有过较大的贡献。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程善之的弟子包明叔在当时的江苏省政府所在地镇江创办了《新江苏报》,特聘程善之为该报的主笔。在入驻该报之前,程善之的作品《残水浒》已经完成,并在包明叔的请求下,以笔名“一粟”在《新江苏报》专刊连载,并在同年十月由江南印书馆发行了单行本。

九一八事件后,陈果夫主持江苏省务,期间曾派人多次邀请程善之在省府中出任职务,但都被婉拒。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3年)春,他被聘为国难会议会员。全面抗战爆发后,程善之跟随《新江苏报》迁徙苏北、泰县、上海等地。后来,上海租界沦陷,他跟随报社迁往宜兴,途经武进时突发脑出血病故,时年1942年4月12日,终年63岁。

程善之一生著有多部传世作品,如《沤和室诗存》、《宋金战纪》、《四十年闻见录》、《清代割地谈》、《印度宗教史论略》、《沤和室文存》、《骈技余话》等。《残水浒》是以金圣叹七十回的《水浒传》为母本进行续写而成,是继《荡寇志》、《续水浒传》之后描写梁山泊覆灭的又一部章回体小说。虽然全书仅有十六回,但却在借鉴《荡寇志》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将梁山内讧作为描写重点。该书的中心思想贯穿了一个“残”字,从梁山好汉的不同身份和地位出发,将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分成了以卢俊义为首的支持招安派和以宋江为首的反招安派,并通过两股势力之间一系列尔虞我诈、情怨纠葛的情节描述,最终使曾经欣欣向荣的梁山泊走到了分裂残破的结局。

参考书籍:《残水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