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如绘画,当中必须遵循三原则:“S.O.S”如何解?
原标题:做人如绘画,当中必须遵循三原则:“S.O.S”如何解?
(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原来我曾说要学习电脑画,刚巧也有人教我用手机绘图试试看,这个是没有用电容笔,所以很粗糙……很多地方不尽如人意,但目前姑且如此,回头再放其他。)
绘画当中是否容许存在不完美现象?
按照我个人而言,我认为绘画未必能够使得人人满意……但首要必须是使得自己满意的,在自己的情感表达以及立意上,认为达到了自己的要求,从而没有这方面差错,而无论线条或者颜色,有自己的考究,那么,然后才可以谈是别人的喜欢或者别人不喜欢,因为你遵循了你的意愿,也就在艺术之上,自我有追求,而能接受一切褒贬了。
我于绘画一路的追求,很早以前,大略也是跟诗歌差不多,认为是“由心而发”,不刻意而为之,觉得忽然来了诗兴或者画兴,就画一幅。
绘画于我,更多大概是人格的独立,每画一幅画,如文字一般,情感上我是独立并且尊重的,因为我认为每一幅画有它的灵魂。
我尊重创作并且也尊重自己笔下的每一幅作品,它虽然是由我创造出来,但它却是独立的灵魂,由不得我半点亵渎。
我对生命或者艺术,有着天然的亲近以及敬畏心,因此在作家当中,刘醒龙老师的文字,总是令我不一般感慨,因为他是一个对生命颇为敬畏之人,令人崇敬。
(实话说,我第一次看到刘醒龙老师作品是《威风凛凛》,当时很震惊,很敬佩。)
但我总是有我在绘画上一些看法,我以为绘画上,首要大概遵循的是“S.O.S”原则。
所谓“S.O.S”指的是:
Sonny Only Shine
我姑且将其翻译为:唯一晴朗化。
我认为一个人做人或者做事,如绘画一般,应当体现出这三种原则。
那么在绘画当中,应当如何实践这三种原则呢?
(一)Sonny
绘画必须是晴朗的,所谓晴朗,也就是充分而毫不掩饰表达自己内心,然而却是光明的。
然而如果这是黑暗的表达,光线阴暗而且畸曲的,这一定不是光明的表达。
因为晴朗化而意味着真实性,而无半点污垢。
以“晴朗”为例,我以为梵高之画,固然也可以称得上是情感表达之“罪”,因为它真实而坦荡。
然而它也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情绪的狂躁以及无法抑制,一旦进入此中情绪,而他人无可掌控自己的生命,便颠沛流离,而结束生命,也在“理所当然”之中,纵是一场悲剧,然而也是可以预见得了的。
梵高生前的悲剧,也足以发人深省。
(文森特·威廉·梵高,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分享。)
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未必每个人能够尊重他的创作并且理解他对艺术的狂热。
而在人生当中,又有几人能如梵高一样真实坦荡创作,而并没有畸曲之念呢?……一旦进入此,便与癫狂无异,纵然天才,也终究令人惋惜了。
一个人克制的情绪或者来自于理性,而我认为佛家语中所谓:真实,不妄语,不绮语,也是最好得的解释。
唯有内心澄明,而一切来自有外界的妄语,绮语,恶口,两舌才愈见得分明。
在功利化的一些人心中,认为能够通过这些手段而获得他人认同,然而这终究极端做法,并不是真正的道业。
愿我们每个人有如梵高一般真诚追求艺术心境,而不至于因为外界而导致内心惊慌失措,无法掌控自己的生命。
(二)Only
这个词或许可以从福楼拜身上可得。
居斯塔夫·福楼拜被称为西方现代小说的奠基者,然而他自己可不愿意被任何是任何主义,生前就说过自己不属于任何主义,他只是为艺术而艺术,我当然也深以为然。
我认为他是追求准确的表达,而采取了艺术手法,而这种艺术手法又恰恰反映出了生活的真实性,却也因为这样,而受到他人追捧,认为他是现实主义大家,但这让他反感以及憎恶,因为他是带着美好的幻想啊,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浪漫主义者。
福楼拜是莫泊桑的老师,而他曾经提出一个理念:
“不论一个作家所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名词可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要使对象的性质鲜明。因此就得用心去寻找,直至找到那一个名词,那一个动词和那一个形容词。”
有人称其为“一字说”,但我认为这是表达的准确化,很多人生或者事实,它需要表达,那么有且仅有一个最精准的词是可以描述这种现象的真实,它一定是唯一的。
也不可能由其它词来取代,肯定会或多或少,呈现出“词不达意”的情况。
这虽是语词的锤炼,然而在现象的真实当中,它有且只有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来描述当然的情况当然可以囊括的那种“表达”,无论字、词,有且只有一个罢了。
(福楼拜,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分享。)
这不禁让人想起柯南的经典话语:“真相只有一个。”,但我认为这“真相只有一个”背后蕴藏的哲理并不如福楼拜之说。
因为福楼拜的话,是看到大千世界当中,任何现象可以用语句来表达,而一些言词,对于一些事件或者现象,词语或者字的运用,有且只有一个。
而“真相”只有一个,侧重的真相,可真相其实很多人看来,是有很多“版本”,也就是所谓的“罗生门”,那么到底是哪个呢,也许真相的确只有一个,然而,如何保证这一个真相就是真相,那就要看提供真相的话语者了,如果话语者权威不够或者能力不够,那么其人所谓真相,是否是真的真相呢?……当真相需要取决于对方地位或者权威性或者能力而获得,那么真相已经呈现“失语”之态。
而福楼拜所谓精准化的“一字说”,事实上属于字词的唯一性,它遵循着一种自然的道理。也就是你无论任何身份,地位,能力,或者其他,假如这个字词不能准确化而达到这种唯一,破了这现象而达到真谛之呈现,那么,你始终无法到达真理的彼岸。
在这种情况面前,真相才是唯一的。
因为它的唯一性,才保证了其公平。
那么,在绘画当中,这种“唯一”性就体现在,一定是唯一的晴朗,而不可能出现灰色地带或者其它杂质。
如果有灰色地带或者其它杂质,也必定是“唯一”的呈现,而可以让人看到它的灰色期待以及其它杂质。
因为这种唯一,而让人看到其不纯粹性,然而能够这样表达,也总好过层峦雾障之下,重重掩饰后的卑鄙以及伪装之态,似前者,到底也算光明,也知道如何救赎,但似后者,很显然是将自己朝着绝路而走了。
因为这种“唯一”性是必须的。
而对于无论灰色地带或者有杂质的情况来说,想要超越这一切,也唯有面对内心的真实,从而坦承自己的一切过失,以澄明心境而契入……在真理面前,你的那些东西,又算什么呢?
倘若一个人能放下自我,而看到这一切,那么,这个人,一定是清净心之人,由此而来的创作,才是干净以及明澈的。
(三)Shine
一个人澄明的心境,必然也是闪现出其光辉的一面。
而一个人“晴朗的唯一性”必定有其闪耀之处。
这里倒也无须说,历史上多少名人画家,以怎样的作品,惊艳众人。
我原来曾写过一篇书评,叫《让爱战胜抑郁和焦虑:《柔软的刺猬》教你如何用绘画和文字疗愈 》,这篇文章当中引用了凯特·艾伦的作品《柔软的刺猬》来讲她的漫画是如何疗愈人心,其实最早应该是属于对她自己心理的一种疗愈。
那么她是如何做到的呢?——————其实也在于沟通两个字,通过绘画而建立与现实、他人的联系,从而达到心灵的通彻,而不断获得来自外界的鼓励,以及内心的安宁。
而这个人从绘画当中也得到自信,从而更加感悟到生命的真实。
(截图来自于豆瓣。)
你说这是否是大家如梵高那样的创作,倒也不见得,但它的确在画家自身,以及对其他一些抑郁症或者焦虑症患者而言,具备莫大的鼓励作用。
那么,它就呈现它的光辉。
而我始终也认为,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弟子,丰子恺先生,是真正的智者,其人所画《护生画集》,利益众生,这便是真正的大功德,也是闪耀所在。
(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分享。)
(丰子恺先生,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分享。)
(慈乌反哺,来自于:丰子恺先生,《护生画集》)
那么,在绘画原则当中,“Sonny”与“ Only ”是否只可以表达美好的感情,比如开心、快乐,而不能表达“伤心”或者“失望”,否则就是不“Shine”了呢?
并非如此。
因为“Shine”的真谛不在于你是开心还是快乐,而是说你所做的,是否对人有帮助,有益处,因此而“Shine”。
一个人的绘画作品,哪怕是呈现出这个人不高兴或者悲伤的一面,但表达出其真实的心情,体现出当时场景,而整体是体现出向上的……有人说悲伤这种怎么还向上?
这就是基调,也就是应该悲伤的事情而悲伤,那么这种基调,就是向上的。
任何事件基于真实而存在,而反映出它应有的色彩,而以情感动人,而能帮助他人,而有益于社会,那么无论何种情感的表达,总是震撼人心,并且达到其艺术价值的体现同时,对整个人类,起到了一个促进发展的作用。
那么在这层意义上,这类人所为,也可以说是历史的功臣,因为他们在岁月当中留下的,是给人类更好的存在,为帮助人类发展,稳定和信心,而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所以他们值得我们尊敬,以及景仰。
所以这个“Shine”的要点就在于是否有价值,而这个价值不是功利的,而是对于整个社会,对整个人类,有帮助,有贡献,有裨益的类型。
小结:
当一个人能够明白绘画三原则,“Sonny Only Shine”(简称:“S.O.S”)的时候,那么这个人首先就明确了三点:
一是正面且阳光的,哪怕是正面表达悲伤的情绪而让整个世界更好,也是一种正面,因为它意在提醒;
二是真相有且只有一个,正如字词的准确性,一切都是唯一的,也就是所谓的正面、阳光,事实的唯一,它不根据外界话语权权威或者其他原因而显得“真实”,而是一种客观存在,这种唯一性,无可替代;
三是它对整个社会和人类是有帮助的,在这种情况下,前两者的“唯一晴朗化”便显得弥足珍贵,而这一个闪耀之处(“Shine”)将推着整个历史车轮往前走。
如果一个人能够明白绘画如做人,那么也会在方方面面明澈自我,明净己心,从而达到一个人做人如绘画,绘画如做人,通彻一晓,而臻至道境之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