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剧作法》解读易卜生创作“突转”的运用

来源:大话小坛子 2022-02-14 06:20:05

原标题:基于《剧作法》解读易卜生创作“突转”的运用

阿契尔在他的最后一篇文章《ThetruegreatnessofIbsen》一文中提到,易卜生的真正伟大在于对戏剧性的发展,如果读者对这些规律不屑一顾,如果读者仅仅是在他的戏剧寻找道德、社会学的思想的话,那么不如去阅读赫伯特·斯宾塞先生的作品会更好。

易卜生一般用戏剧性为他的角色注入生命,最著名的回顾性方法之一是“将两个戏剧合而为一,把过去的戏剧与当前的戏剧融为一体,调整内容和形式,从而使作品表现出奇妙的效果。”阿契尔对易卜生的批判性见解新鲜且又犀利,他的贡献不仅仅是最早将易卜生翻译介绍给英语国家,他在写作工作上的深度和广度使得公众对易卜生戏剧有了更完善与合理的讨论。

“突转”是指情节的突然转变,这种转变通常是让人意想不到且完全彻底的转变。在西方戏剧中最早使用“突转”的是希腊悲剧,如《俄狄浦斯王》的第三场,报信人以为自己带来的好消息可以解除他的厄运,却无意之中揭示了神的诅咒,把俄狄浦斯王推进了噩梦的绝境。报信人的这次行动使俄狄浦斯王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次行动导致了情节的“突转”。虽然“突转”并非是戏剧写作的必然要素,但显而易见的是,许多伟大的作品都偏爱使用这个规律。

易卜生的作品里也有不少“突转”。在《玩偶之家》中,当柯洛克斯泰出场时,观众仅仅知道他对于海尔茂所在的银行的职位有所觊觎,这是个次要人物,而林德太太则更是“无关紧要”的配角。而到了第三幕,作者给了一场回顾的剧情,让观众发现这两个人实际上曾经是恋人,而柯洛克斯泰对于林德太太的怨恨实质上来自多年前他曾被林德太太抛弃的不甘。

如今林德太太又想夺走他的工作,这使得柯洛克斯泰更加恼羞成怒,更不用提林德太太还期望他能还给娜拉那张关系到娜拉生存的重要字据了。此时在观众的眼中,人物关系更加复杂了,人物之间的矛盾也愈发深重,剧情由此变得紧张激烈起来。“突转”时的戏剧悬念更明显,观众的心情也随之起起落落。

在易卜生的作品《社会支柱》的第二幕中,被观众误认为是“成熟、温和、大方”的博尼克被约翰告知,因迫不得已,约翰已经将这些年替他顶罪逃往海外的事实真相告诉了楼纳,而楼纳曾经是博尼克旧日的爱人,原本平和的剧情因这一“突转”变得极富戏剧性,使观众不禁推敲这复杂的人物关系图,为后面剧情的发展造成了强烈的悬念。易卜生的戏剧不仅带给观众一个宏大的审美空间,还不断给人以理性的判断、反思,以及深沉的人文关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柯洛克斯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