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今亮点!宝坻阎檀“赶大营”

来源:今晚报 2023-01-06 06:47:56


(资料图)

清朝末年,随着左宗棠赴新疆平叛和经略西北边疆,后勤补给也需跟上;其中,清军官兵的生活所需品,数量不小。这一商机被内地聪明的商人所捕捉,于是一批批行脚商携带军人生活必需品,长途跋涉追随左宗棠率领的清军售卖,这种随军售卖商品的“物流”生意,被人们称为“赶大营”。在当时“赶大营”的行脚商中,以津西杨柳青(今天津市西青区)人最为活跃,而直隶省宝坻县(今天津市宝坻区)也有“大营客”,有的还成为“赶大营”的佼佼者。阎皮庄村(今天津市宝坻区尔王庄镇阎皮庄村)的阎姓家族成员就是其代表。

关于清末宝坻阎皮庄阎家人“赶大营”的经历,阎家后人根据家庭档案和口耳相传的口述资料深入挖掘,编辑了《宝坻阎檀与“赶大营”》一书。其书重点记述阎皮庄阎氏家族随左宗棠所率清军西进“赶大营”的家史故实。阎檀是宝坻阎皮庄阎氏家族“赶大营”的代表人物。他从小生活饱受艰辛。为改变穷困,他与命运抗争,做起售卖针头线脑的货郎生意。他曾挑着货担,从家乡宝坻远至四川,此行路途遥远而艰难,自然吃苦颇多,但他也没赚到钱,只是积累了做行脚商的经验。

清光绪元年(1875),阿古柏叛乱,企图霸占中国新疆地区。次年,左宗棠受命率清军西征平叛。平叛过程中,十万大军后勤补给,不可忽视。受津西杨柳青人挑担西进“赶大营”的启发,有行脚商经历的阎檀,向家住直隶武清县(今天津市武清区)北王平村的表兄借纹银200两,购买了绫罗绸缎、绑腿带、毛巾等用品,挑担西行,经过几个月长途跋涉,终于在甘肃赶上左宗棠所率西征平叛大军,并随大军进入新疆。他一路向清军售卖所带商品,赚得了“赶大营”的第一桶金。到新疆落脚后,他在当地采购商品,再转手卖给清军。在此过程中,他还与当地人交往,由此对当地情况熟悉起来,因此又当上了清军平叛先锋营的向导。他在出身入死的战争中立了大功,得到清军赏赐的一大笔钱。其间,他凭借日益广泛的人脉,获得清军日需品的不少生意机会。

“赶大营”的成功,激发了阎檀在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做生意的欲望。他把积蓄的资金投在了迪化,成为在新疆投资做生意的内地商人之一,实现了从行商到坐贾的转变。而且,他售卖的不少商品即是从直隶特别是家乡宝坻运抵新疆的。阎檀在迪化建起的店铺,销售那里紧缺的纱布、针织品、五金制品、衣服鞋帽、茶叶、糖、海货、中成药以及宝坻产的大葱、大蒜等土特产品,商品种类达到300多种。另外,他又从新疆选购特产,运回内地特别是京津地区售卖。阎檀从新疆采购后运回家乡售卖的商品有药材、皮货、玉石等。

随着生意逐渐做大,阎檀不再单靠个人之力打理生意,他带领弟弟、儿子以及其他乡亲一起投入“赶大营”行列。慢慢地,操着宝坻口音的“大营客”增多了,阎家的买卖在新疆也越做越大。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