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妈妈的海豚教养法
三十七、认清孩子的目标
同理心也能提升孩子的自尊心,因为他很有可能在困境中感到孤独或自责。既然我们都是过来人,不如让孩子知道你也犯过错或在年幼时也有过同样的感受,这将大大有助于你表达同理心。
同理的话语包括:“让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有什么感受。”“我看得出来,你现在不想写家庭作业。”“我看得出来,你很难过。”“我可以理解这对你来说很困难。”“我也希望你可以玩得开心。”“我不想扫兴,可是……”
步骤三:认清孩子的目标(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认清他的目标,而不是关注你自己的目标)
人做事都是有原因的,每个行为的动机都出自个人价值观与目标。孩子也是如此。
当然,有时我们必须借助威胁和奖赏等外在控制来影响孩子的行为,我自己在教养过程中也不时使用这些手段(例如我在写这一页的时候告诉儿子,要是他再不清理饲养箱,我就要把他的壁虎还给店家)。不过这么说产生的效果可能维持不了多久,所以,父母还是越早开始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越好。
孩子想要内化动机就必须将行为和自己的目标做联结。试着帮助孩子去理解他当下的行为可能会对他的个人目标产生正面还是负面的影响。当他做出偏差行为时,指出这种行为和他设定目标之间的矛盾,可以暗示他背道而驰的行为可能会阻碍他达成预期目标。
如果孩子的行为和目标之间的联结不是很明确,那么让孩子自己找到联结远比父母告诉他来得有效。不过,父母当然可以引导孩子做这件事。看一看下面两个情境。父母通过展现同理心以及厘清行为和目标之间的联结,可以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并说出真心话。
情境一:父母:“如果你硬要我给你这块饼干,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平静而富有同理心)孩子:“我不知道。你会把饼干给我?”
父母:“不会。其实,如果你没礼貌又强迫我,我就不想给你。你觉得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得到想要的东西?”孩子:“我可以好好问。”
父母:“对,还有呢?”孩子:“我可以有耐心,等你先把事情做完。”
情境二:父母:“如果你一直不写家庭作业,你觉得这对你打篮球会有什么影响?”(平静而富有同理心)孩子:“讨厌的老师会跑去告诉教练,害我坐冷板凳。你说过如果我成绩退步就不再带我去篮球营,我的练习不够,就选不上明年的篮球队。”
父母:“所以你觉得写家庭作业会让你离明年的篮球队目标更近还是更远?”孩子:“更近吧。”
关键词:
相关新闻